意式聖誕蛋糕山

本公子雖然一向偏愛中國傳統文化,但一年一度又聖誕,也少不免要跟隨習俗,在粗糙的火雞肉上嘗試尋找美味感動。經過多年屢敗屢試,其實已不抱任何期望,反而轉向其他節慶食物,味道變化或許更有驚喜。就像聖誕蛋糕,各地都演變出自家版本,法國有木頭蛋糕、蘇格蘭有Whisky Dundee、德國有Stollen Cake、美國則有Fruitcake,燕瘦環肥,同樣是每年的「一期一會」,但最有壓場感的,就要數阿爾卑斯山下的雙峰—來自意大利的Pandoro與Panettone。

這兩款聖誕雙生兒,每個最少重1至1.5公斤,約10多厘米高。意大利人最注重家庭生活,平安夜、除夕會約埋親朋戚友到家中舉行盛宴,這兩座蛋糕山總會聳立在餐桌之上,吃多吃少悉隨尊便。既然如此巨型,在家炮製有難度,因此大部分都會選購餅店出品,從12月到1月都買得到,這些焗好的蛋糕,不含忌廉與多餘裝飾,因此當地人有時會放到新年後才食用,吃時先加熱再切片便可。

Pandoro黃金之包

先說Pandoro,名字源自Pan d'oro,解作黃金麵包的意思。它的口感像香橙雪芳蛋糕,製法不算複雜,麵粉、雞蛋、酵母、沙糖、牛奶等整餅「鐵膽」當然列陣,不過要令味道突出,就要有橙和牛油這兩件法寶。蛋糕吃下去橙香滿滿,是因為要把整個橙的皮磨成碎屑放進麵糰。而且要用上大量牛油,通常1公斤的蛋糕內,就有四分一是牛油,好等加熱時香氣滲出來,然後把一切材料以人手攪勻,全程歷時45分鐘,換來攪拌器不能取代的質感。接着擱在一旁兩小時讓它自動發酵,再次攪勻,倒進八角星形焗模,在攝氏100度焗約一小時。離模後已見雛形,還要灑上Vanilla Sugar,餅店買到的現成貨會用大膠袋盛着,會另附糖包,接着的步驟就像「Shake Shake薯條」般,把糖粉倒進袋裏,然後抓緊袋口用力搖晃,糖粉不會四處亂飄,卻能黏在蛋糕上,十分方便。

關於Pandoro的典故,其中一個說法是在意北維羅納(Verona)有一富裕人家,命家中廚子創作一道應節食品,於是廚子便想到加入大量當時平民百姓負擔不起的牛油,以蛋糕模焗出八角星星山,灑上糖粉,蛋糕山就像下了一場雪,冬日氣氛即時呈現。後來漸漸成為國內大眾節慶必備之物,連帶款式也有更多選擇,外表依舊,卻加入了忌廉、朱古力甚至酒心等餡料,變得像聖誕節本身那樣繽紛。

Panettone浪漫故事

它的兄弟Panettone,則是米蘭特產。傳說15世紀時有個貴族愛上了窮麵包師Toni的女兒,便假扮成平民,到女孩家中的麵包店打工,在聖誕期間藉着這款自創的蛋糕表白,贏得美人歸,而Pan de Toni,即Toni的蛋糕,就成了Panettone的雛形。這個典型的Happily Ever After故事是否真實並不重要,本公子只知道,比起Pandoro,此「高山」牛油成分較少,當中亦多了乾果、提子,還會加入一種名為Anise的酒,而且發酵時間都會較長,所以吃下去口感較像麵包,跟Pandoro有着不同的況味。

繽紛禮盒內的期待

每逢12月,香港都有不少高級意大利餐廳售賣Pandoro及Panettone,以後者較為常見,大都以精美四方形紙盒盛着蛋糕,對本公子來說,每次拆開紙盒,都有種Boxing Day時拆禮物的期待。其實不論Pandoro或是Panettone,一個聖誕假期根本吃不完,所以想食時通常都是到富豪香港酒店的Zeffirino,那裏有單點的Pandoro,切成小片,更配以用Vin Santo意大利甜酒做成的雪糕,在佳節前後體驗La Dolce Vita。

菜公子PROFILE

識飲識食翩翩公子,吃盡天南地北,練出一張刁嘴。經常食客三千,宴請邀約也樂意奉陪,但從不賣帳,孰優孰劣一針見血。願與知音人在格子上談美食,講故事。

美味檔案:Pandoro及Panettone

偵查地點:各大意式餅店或餐廳

偵查結果:意式聖誕蛋糕兩生花,Pandoro以橙香牛油香見長,Panettone則帶酒香與乾果或提子口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