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交流感悟人生冷暖

為何大學生愛到海外交流?原因當然是─交流通常為期1年,可於短時間內提高外語水平、學習知識、了解當地風俗、交朋結友、體驗生活、開拓視野……收穫必定比身處原地更豐盛。因此,在港修讀社會學的Kathy Tai出走美國,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學習,更積極參與義工、兼職等,得到前所未有的體驗。

學習勇於表達

在香港中文大學修讀社會學系的Kathy,大學4年級時爭取到美國交流1年,到西雅圖華盛頓大學修讀國際關係。她在當地上課,體驗到當地學制及上課模式與香港的分別,感受甚深。「美國學生不會用學科區分自己,選修的學科非常多元化,而在香港,學生則容易被主修科目定型。」

「美國考試的題目較香港簡單,他們較着重課堂討論,討論好像吵架一樣,在香港則很少見。雖然課堂討論不計分,但由於我不是Native Speaker,有時聽與講的與當地人不同,感到一點壓力。」但Kathy最終克服心理障礙,大膽表達,令其英語水平迅速提高。

珍惜義工體驗

交流期間,Kathy參加了當地的服務學習(Service Learning),到不同的機構做義工。例如,她曾在美國紅十字會做翻譯,幫一些移民及尋求政治庇護者。她發現,這些人並非要在美國落地生根,只是希望在當地能夠自力更生。「這些經驗,讓我了解到移民們的真實感受,更認識到很多對移民有幫助的機構。」

此外,她亦曾於環境研究機構服務,負責帶團參觀海岸、沙灘等,到海邊撈海星及講解海洋生物,這工作令她認識到更多海洋知識:「例如認識到甚麼環境會影響海草數量,海草數量的增減,對海洋食物鏈的影響等。」Kathy坦言,參與這項服務,她明白到累積經驗的重要性,真是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

了解文化差異

海外交流的另一大得着,是了解不同種族的風土民情。Kathy對此印象深刻:「在學校飯堂做兼職時,發現同事對交換生不太友善,尤其是白人圈子,白人老師對白人同學態度較好,反而黑人同學待人比較友善。」除了種族問題,文化的差異,也讓她覺得較難融入。

「記得有一次要搬運重20多磅的物料,你以為外國男孩很風度會幫忙?完全錯!他們覺得你有收報酬,就應該自己做。或許這是他們正常的做法,會幫忙,只是我們的期望而已。」Kathy坦言,未到海外讀書前,以為外國人很開明,但過了頭6個月,做兼職時,就完全改觀,深深體會到在外讀書及工作的艱辛。

後記:

短短1年很快過去,交流生活令Kathy的人生有了重大改變。以往她一心想着向社會學發展,希望從事研究工作;如今,她脫胎換骨,改變單一的學習方向,希望有機會接觸不同範疇的知識,重新規劃人生。

撰文:何詩敏 

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