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藝術行政

閒時欣賞音樂、舞蹈、戲劇表演,還有書畫、雕塑、裝置藝術……教人目不暇給,心靈得到滋潤。而林林總總的藝術活動背後,原來有賴藝術行政人員默默耕耘;從概念、節目、場地、場刊等花心思,務求讓觀眾欣賞到最好的。受着這點熱誠的感召,一班熱愛藝術的年輕人趁暑假體驗藝術行政的工作,希望喚醒本土藝術,讓更多人接觸它、了解它、欣賞它。

淺探工作性質

「香港藝術節青少年之友」(Young Friends)在過去的暑假舉辦了「青少年藝術行政體驗計劃2012」活動,招募了44位愛好藝術的年輕人,透過特色活動讓他們淺探藝術行政的工作。除了介紹基本理論、構思籌劃技巧,更有模擬實踐活動。

分別於香港教育學院及香港大學修讀藝術的Joyce和Lesley,參加了是次活動,二人笑言,希望透過一己之力讓更多人認識藝術。「其實藝術之所以難以接近,只是觀眾欠缺適當的導賞,我們希望能出一分力,作為人與藝術的橋樑,為觀眾提供更全面的藝術資訊。」

模擬活動最刺激

回想計劃的點滴,Joyce難忘3天的「藝術行政體驗日營」。藝術宿營旨在透過一連串活動,例如破冰遊戲、表演環節等,讓參加者從中探索何謂藝術行政,當中最有趣的是「藝行」模擬運作活動。Joyce憶述:「有一個拍賣遊戲,遊戲設定了我們將要為來年的活動購入藝術節目,我們需根據活動的定位、性質、預算等選擇最好的活動,十分好玩。這個遊戲讓我更確切明白到,藝術行政的角色需要作很多的考量和計劃。」

宿營固然好玩,但令Lesley感到最有得着的,是籌劃藝術節目刊物的工作坊。一本刊物能讓公眾對節目建立概念,能否勾起觀賞者的興趣,要看執筆者的功力。「刊物的編排、角度、用詞對節目有很大的影響,我們會開會討論,互相交流。」節目導賞小冊子將會在學校巡迴介紹,及於學校探訪活動中派發,令年輕人努力做好的戰意更高。

加強定位和推廣

見識過藝術之浩瀚,Joyce和Lesley認為香港不是文化沙漠:「其實香港有大大小小的藝術活動,適合個人、親子、長者或團體欣賞或參與,只不過是香港人生活太匆忙,忽略了藝術界的動向。」認同本土藝術百花齊放,兩位「藝行」新秀表示,藝術定位和宣傳上仍有發展空間,很多人亦認為藝術只是上流人士的玩意,但藝術源於生活,如能把藝術定位成親民而容易接觸,再配上主動推廣方法,定能讓更多人領略到藝術的美妙之處。

「青少年藝術行政體驗計劃2012」已圓滿結束,卻是藝術生涯的開始,Joyce和Lesley希望將來能多作嘗試,為本土藝術出力。

網址:www.yfs.artsfestival.org

撰文:郭鎧琳

部分攝影:謝孝祥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