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物潮玩 解構兵馬俑

歷史,是古物舊事,而設計,則是力求創新,一舊一新,兩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但創作就是這樣神奇,古物Crossover新構思,等於甚麼?可能就是「由兵馬俑啟發設計」展覽的奇異展品。秦朝的兵馬俑在一群中學生的手中,化成機械人、印章、公仔等,意念超創新。相信兵馬俑知道自己在今世變成這個樣子,都會嚇一跳吧。

活化兵馬俑

被列入世界8大奇迹的秦朝兵馬俑,它們精準地將秦代士兵的形態複製出來,無論軍階、面容、兵器、衣飾都各具特色。但是,在現今的中學生眼中,它們與大型公仔無異,其功用與歷史意義尚待學習。

有見及此,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及香港設計中心聯合舉辦名為「由兵馬俑啟發設計」的活動,邀請不同年紀的學生發揮創意改造兵馬俑。計劃包括一系列精彩活動,分別是「點『解』兵馬俑」設計體驗營、「秦俑機械人工作坊」、「裳‧俑時裝設計比賽」及「從『設計思維』出發——動畫/錄像設計比賽」4大部分。活動一方面推動學生欣賞中國傳統文化,另一方面亦期望鍛煉學生的創意思維。

學習設計思維

活動的製成品,即日起至9月9日於香港文化中心地下大堂展出,吸引不少遊人駐足欣賞。這些作品,是一班中學生參加了「點『解』兵馬俑」設計體驗營後炮製的。

這個設計體驗營為期6天,吸引約100位來自不中學的學生參加,營內亦邀請了多位理工大學的設計老師擔任工作坊導師。老師會教學生分類法、拆解法、抽象法等設計思考方式,並讓學生就兵馬俑主題作資料搜集和分析,從而抽取出最感興趣的部分加以創作。

課程導師李宇軒表示:「學生初時偏向平面視覺創作,設計概念直接而『大路』,但學習了不同的設計思考方法,及利用石膏模型訓練立體想像,短短數天內已有很大的進步。」

得獎學生分享

最佳演繹大獎──「兵馬俑紀念棋章」

特色:兵馬俑的排列符合行軍布陣的兵法,而這模型是結合了士兵官階、陣法排列的棋子遊戲,玩家須按陣法卡,以不同兵俑棋子圖章在棋盤上鬥快印出陣法的排列樣式。

感想:「這模型的設定是一個適合小孩子玩的棋子遊戲,希望透過遊戲能讓他們輕鬆地認識兵馬俑。我們以為製作應該很簡單,但到倒石膏模時才發覺,要令石膏圖章印出來十分精細,原來很花工夫。」

最佳創意大獎——「俑面解碼」

特色:兵馬俑的面容各異,考古學家發現它們的臉形、髮型、鬍子,與「由、甲、申、田、自、王、國、目、風、用」這個10個中文字的形狀相似。這模型破格地以中國相學來分析兵馬俑的10種臉形,別具創意。

感想:「網上資料很多重複,要尋找足夠的兵馬俑面相資料很吃力。由設定創作概念到石膏模製作,導師都很嚴格,不滿意的地方都要重製。不過最後作品完成,才明白導師苦心。」

撰文、攝影:李潤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