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電影大拆解!

一部單反相機,一個10頁劇本,交織出3分鐘短片。但這短短3分鐘的感染力,卻跟不少以億元製作的猛片不相伯仲,它是甚麼?「微電影」是也!近年這名字經常於網絡出現,連大導演劉偉強、天后容祖兒等都玩埋一份。今次特別請來剛替本地玩具公司Hot Toys拍攝微電影的金像導演郭子健,以及其拍檔黃智亨,跟大家剖析這股電影新浪潮。

謎團1:微電影有幾「微」?有何特定要求?

拆解:微電影(Micro Film)又叫「微型電影」。跟在戲院大銀幕播放的電影不同,它是針對電腦、手機等平台的小屏幕而拍攝,對象亦以年輕族群為主。拍攝時需符合3R原則:Resize,每段片的片長於10分鐘內,劇情宜緊湊易懂,方便觀眾在短時間觀看;Rearrangement,由籌備至完成製作不會超過一個月,跟拍攝時間可長達數年的電影不同;Refresh,內容題材要新穎富創意,當中可融入幽默、怪誕、公益、教育或商業元素,可以獨立成篇,也可作為連續劇。

拍攝流程

Step 1

擬定故事大綱及撰寫劇本,通常不會超過10頁,看看有甚麼概念要植入故事中。

Step 2

尋找拍攝團隊,像選角、攝影師等,很多時因成本所限,幕後由導演一人包辦。

Step 3

製作拍攝日程,微電影拍攝期一般不會超過3天。

Step 4

進行剪片、配樂、調色等後期製作,通常以電腦軟件輔助。

謎團2:用DC或手機拍微電影得唔得?

拆解:微電影一般預算有限,但片段呈現出的電影感依然非常講究,例如郭子健及黃智亨拍攝的《Batman: Dark Knightfall》短片,便用了Canon 5D Mark II單反配大光圈鏡頭,以放大主體增加深度;若是使用手機或DC的話,效果便會大打折扣。他們表示:「近年RED ONE、ALEXA這些高階數碼攝錄機所拍出來的質感,已和傳統35mm底片不相伯仲,因此不少導演都會選用。打燈方面,微電影沒有專業的調光師,拍起來便要靠經驗了,以今次為Hot Toys拍攝的微電影為例,其實只用了普通枱燈打燈,此法一來便宜,二來燈膽火數低也避免了爆光問題。」郭子健補充,拍微電影最重要「見招拆招」,若預算有限,最好想定Storyboard,以好故事說服人。

謎團3:冇票房、冇收益,微電影搵唔搵到錢?

微電影既沒有票房,也沒有上映檔期,更毋須支付設計費、印刷費等作宣傳,但由於極受網絡族群歡迎,因此不乏廣告客戶,亦漸漸滲入商業元素。有些廠商拍網上短片,其實是想做「置入性行銷」,奈何現在的消費者很討厭這種硬銷手法;而透過微電影便能做到「故事性行銷」,觀眾未必直接看到商品,甚至連商品的名稱也看不到,但商品精神已融入故事之中,沒有產品大特寫般俗套,宣傳效果更深遠。

微電影跟廣告片有何分別?

微電影是電影短片,所以整個製作流程、規格都比較接近電影,雖然不時有背景音樂,但說的仍是一個故事。相反,廣告片只有數十秒至數分鐘,通常故事性比較弱,鏡頭亦以唯美為主。

微電影起源

「微電影」源於2007年,由法國影像論壇在第3屆口袋影展(Pocket Films Festival)中提出,指繼電影、電視及電腦後,智能手機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第四屏幕,於是口袋電影、手機電影等名詞開始在各大影展中出現;但那時仍未有「微電影」這稱呼,直至內地有廣告商把宣傳片稱作「史上第一部微電影」才開始流行。

節目乘勢而出

微電影興起,不少網站、廣告商,甚至電視台都推出相關節目,如亞洲電視將於8月13日起逢星期一至五9:45pm播出《微‧電影》節目,搜羅多個中、港、台的網上媒體及本地學生所拍攝的作品。此外,若大家想上網瀏覽更多微電影,可到台灣網站「微電癮」(www.microfilm.com.tw),它精選世界各地的微電影,由劇情片到動畫片都有。

撰文︰陳志滔

攝影︰張群生、黎劍華(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