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頭上一片「天」

無論有沒有下一代,近期不少市民都狂轟洗腦式國民教育,皆因我們知道小孩腦袋既是海綿,也是白紙一張。有香港文化教父之稱的榮念曾,將自家創作概念漫畫人物天天留白,成為孩童的創作畫框,任由他們天馬行空地創作,最近2,000多件作品聯同大師級Crossover,在各區巡迴展覽。讓本來無一物的天天,成為反映孩童思想的鏡子。

一個天天的誕生

比聾貓麥嘜更早出世的天天,是「進念•二十面體」創立人榮念曾於70年代創作的概念漫畫人物,早於1979年便在藝術中心舉行漫畫展。概念漫畫的最大特色,是畫公仔唔畫出腸,天天有時只有公仔,沒有文字,或只有對話氣泡,引發看官無窮想像。「天天向上」是內地火紅年代的人氣勵志語句,榮念曾70年代回內地時認識到這語句的力量,於是將四字2D化變成漫畫,經歷多年洗練,變成3D雕塑,透過多國展覽,天天遊遍多國,今時今日才回歸香港舉辦大型展覽。天天是頭圓圓,高舉右手的小男孩,革命味相當濃烈。但榮念曾一再強調天天沒有「紅底」,形象多變,可以似希特拉,又可以係招財貓,視乎觀點與角度。

概念漫畫的誕生,起源是大家的集體回憶,小學的書本悶慌了榮念曾,課本變成了畫簿,後來更發展成有故事的塗鴉。若干年後到了美國留學,榮念曾參與社區策劃研究,時常出席政府舉辦的公聽會,低檔政治角力與無聊廢話,令他討厭言語,只用圖畫記載一切,這批塗鴉後來發展成用氣泡符號的概念漫畫。天天由誕生至今,經歷多個年代變遷,原來動作也配合時局轉變。70年代袖手旁觀;97年不可再袖手旁觀,蠢蠢欲動舉起右手有話要說;立體化則是6、7年前的事。

浩劫療傷好幫手

天天雖無言語,舉起單手已引發無數問號,榮念曾笑問:「天天指向天的動作,是孩童第一次出現認知的動作;究竟他指的是甚麼?父母?老師?抑或老闆?」天天見證多個時代變遷,榮念曾有感而發道,70年代的香港可以容納不同聲音;時代愈進步,愈缺乏學習及交流的平台,現今香港孩童的學習空間有減無增。榮念曾借天天為文化交流平台,以不同形式不同姿態於世界各地舉辦巡迴展覽,包括上海、台北、新加坡、北京、美國密歇根大學等地。去年日本海嘯浩劫後,榮念曾更親赴日本東北岩手縣,與130位同學進行創意工作坊,透過「天天」塑像,進行互動交流創作。經歷天災的孩童,心中鬱結有口難言,榮念曾補充,其實創作也是一種療法,可解開心結。觀察港日孩童的創作表現後,他發現作品反映出兩地文化差異,本地孩童喜歡在雕塑上寫字,想透過文字表達訊息;日本孩童則較感性,而且喜歡將傳統文化融入創作中。

創意展覽傳社區

難得天天今年回流香港,將連續發功推動互動創作,共分三階段進行。第一階段的「天天向上」社區校園創意拓展計劃,是一系列的創意推廣及探索活動,透過創意工作坊、互動展覽,公共藝術等環節,讓中小學、社區及社會大眾進行創作及思考,已有2,000多名中小學生參與。至於第二階段的「天天向上社區巡迴展覽」,除展出70年代榮念曾創作的概念漫畫手稿、還有65位當代創作人交流作品,當中不乏大師級人馬,包括靳埭強、陳幼堅、黃炳培、趙廣超等的作品塑像,連同第一階段學生作品,於7至9月在4個社區舉辦巡迴展覽,同時舉行社區創意工作坊,邀請社區人士參與。第三階段是整合各階段的「天天」創作──由榮念曾歷年的概念漫畫,校園的妙想二千、社區的奇想八百,以及一百個跨界別創作「天天」作品塑像,將於11月假香港文化中心舉行年結大型互動創作展覽,讓各界人士一起發揮天天創作精神。

天天向上社區巡迴展覽

第1站

地點:沙田大會堂大堂及廣場

展覽日期:已結束

第2站

地點:金鐘政府合署高座大堂

展覽日期:7月30日~8月10日

時間:9:00am~6:00pm(星期六、日休息)

第3站

地點:荃灣大會堂展覽館

展覽日期:8月16日~8月29日

時間:9:00am~8:00pm

第4站

地點:九龍公園拱廊

展覽日期:9月2日~9月11日

時間:9:00am~10:00pm

榮念曾Profile

榮念曾於1943年在上海出生,5歲移居上海,17歲赴美留學,先後畢業於加州柏克萊大學建築系及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所。70年代學成回港後,積極推動香港藝術發展,從80年代起發表戲劇作品,並於1981年成立劇團「進念•二十面體」,至今他參與策劃的作品已逾百部,劇團成立以來引起海外注目,獲多國邀請演出。除了劇場創作,榮氏推動亞太及香港藝文發展不遺餘力,於多個本地藝文組織擔任要職,目前是西九文化管理局成員,2012年更為特首梁振英撰寫文化政綱。

撰文:彭欣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