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出狂賢:沒有經歷,卻有良知

今天是6月4日,不談六四,講不過去。但為免過分沉重,就讓我分享一些近日與之有關而令人鼓舞的經歷。

早前提過我參與了「六四舞台」《讓黃雀飛》一劇的作曲。上周看過排練,感觸良多,但最深刻的,是一群年輕演員的熱誠和投入。89年時,他們大都是小孩,對事件過程應無印象。但即使如此,他們的演出,彷彿曾親歷其境,特別那些於廣場中集體被鎮壓的場面,演得教人驚心動魄,深深觸動我對六四的記憶。演員們沒有對六四作過深入了解,絕不能演繹出這種震撼,亦教人對新生代願意用心認識六四,和他們希望藉演出來感染更多人的苦心,深感欣慰。

還有,上周我到了一間中學分享六四時的經歷,在個多小時的聚會裏,數百人逼在禮堂,悶熱中沒有如坐針墊,只有靜心聆聽,還有不少飢渴的眼光閃着,欲知我們這些「過來人」當年的故事。大會過後,有部分同學留下小組分享,其中有人說正因為六四發生在懂性之前,而後來又聽了太多對事件不同的評價,還有那些「沒有鎮壓,哪有發展」之說,愈搞愈亂,於是決心翻查資料,自行判斷,發現鎮壓的血腥和無理。我相信這位同學不是個別例子,而從近年六四燭光晚會中愈來愈多年輕人參與的現象看來,他們雖然沒有親身經歷,卻對眾說紛紜的狀況異常不安,不得不自發尋找真相,拒絕盲目接受任何一方的說法。因此,歪理愈多,反而更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沒有被洗腦或弄得麻木之餘,反而更關注事件,甚至要用腳行出來,高呼討回公道的訴求。在這些年輕人身上,我看到希望。

電郵:adriancpy2@gmail.com

周博賢‧創作人及唱片監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