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近期的一個朱古力廣告:李香琴穿上波鞋,在球場踢波,軟手軟腳,被人撞跌,還被隊友唾罵「李香琴上身」。喔,原來琴姐在演繹一位球員,將「李香琴上身」這比喻具體化,再做出無神無氣的表情,說出「咪當打少個囉」的晦氣話。鮮有見到琴姐這種演繹,難得!
其實琴姐走搞笑路線,早在《家有囍事》系列見識過,印象尤深是她和關海山在卡拉OK試圖勸服媳婦吳君如收回離婚決定的一幕,那種迷迷懵懵,連卡拉OK也誤以為是「卡拉屋企」的傻戇,令人發笑。但是,那種角色畢竟跟她的真身有關,都是位老太太,或別人的家婆,沒多違背「李香琴」予人的正常聯想。
可是球場、波鞋、或踢波等東西,則本身與琴姐無甚關係,而這廣告正正突破了「李香琴」予人的正常聯想,着她飾演那個被恥笑的球員,令她與足球的關係合理化,予人新的聯想。這使我記起多年前曾看過達利(Salvador Dali)那《龍蝦電話》的作品:他將一隻龍蝦,取代了電話的聽/講筒,放在舊式電話上,令龍蝦和電話兩樣風馬牛不相及的東西,並置起來又好像十分匹配,令人對兩者產生前所未有的聯想。
生活上有太多東西的連繫,被說得太理所當然:有錢等於才俊、買樓是人生目標、女人必須嫁個郎、或「出櫃」是離經叛道等。「創作」美麗(或令某些人生畏)之處,在於能打破固有概念間的連繫,建立新的想像,令人以新的眼光再認知世界。既得利益者當然想人們因循苟且,一切依舊是對他們利益的最大保障。亦因此,他們如斯害怕創意,不惜要用刑責來威嚇之。
電郵:adriancpy2@gmail.com
創作人及唱片監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