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酒店Check-Out後,我才遇上大地震。步行了3個鐘,卒之返回酒店,可惜房間卻宣告爆滿,被迫走訪區內所有大小酒店,甚至可以留宿的地方都拍過門,答案仍是:零!「這區的避難所開放了,如果不介意可到那邊留宿呢。」酒店職員好心預備了路線圖給每位查詢者按圖索驥,於是,我們前前後後一干人等便朝向避難所借宿一宵。
避難所本來就是一家兼作學校的社區中心,地面層的幾個課室早已坐得八八九九。我們幸運地找到個空位坐下,避難所義工開始派發毛氈、水和餅乾各一,課室外堆積着一疊廢紙皮,目的是給大家隨意拿來墊着,可睡得舒服點。
室內眾人無聲呆等,同時也不斷有新人湧現。每逢有老人家新進場時,不僅有人立即讓坐,而且更有些人自告奮勇整理紙皮與毛氈,為他們做個臨時安樂窩。讓座、讓睡在避難所內好像是必然的事,當刻深深感到人間原是有情。
漫漫長夜,大小餘震頻頻發生,隨警報響聲跑出外面操場,等候地震過去已屬平常事。
日本人相信有最安全的校舍建築,才能保護社會的未來新一代,所以對學校等建築物的結構要求極高。那個晚上我睡得十分安樂,實不相瞞,我還是避難所中最遲起床的一個。
寫作人「日本村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