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ky Wu戀舞編者話

臨近情人節,談情說愛在所難免,表達手法有很多,有的以影象對白、有的以旋律歌詞、有的以詩歌散文。身為專業舞者的胡頌威(Ricky Wu)則選擇以自己最擅長的肢體動作,演繹一段單純得如《那些年》的愛情故事,像要提醒在情路上守株待兔的你我他,「愛」是需要Action配合,才能盡情地愛!

10歲已習舞

一向佩服舞者的堅毅,尤其是看見Ricky的跳舞動作,拗腰、踢腿、一字馬做得輕鬆自如、乾淨利落,背後定必下了不少苦功。原來就在10歲那年,當一般孩子仍背着書包讀小學,Ricky已是排舞室常客,日夜苦練……「記得有次在電視節目中看見很多人在跳舞,場面十分壯觀,令人興奮不已,自此就愛上了跳舞,加上阿姨是跳舞老師,其鼓勵與支持對我十分重要。」

聽着一段輕快的西方音樂,眼前的Ricky隨即躍動起來,還以為一切是從當代舞開始,沒想到他是學中國舞出身。「1998年,我考入上海市舞蹈學校,主修中國舞;2004年,獲得獎學金到新加坡深造,那是跳舞生涯中一個轉捩點,因為當時有幸入讀東南亞首屈一指的拉薩爾新航藝術學院,修讀現代舞專業,自此亦由中國舞轉入當代舞的懷抱。到了2007年,我再次獲得獎學金,並來到香港演藝學院學習跳舞,當時學院有一芭蕾舞演出,但有名男舞者受傷辭演,於是找我臨時補上……就在這樣情況下,我被香港芭蕾舞團的老師看中,獲得入團機會。」

演而優則編

由內地到新加坡再到香港,由中國舞轉當代舞再轉芭蕾舞,Ricky那份愛轉變愛挑戰的性情表露無遺!投身香港芭蕾舞團以後,Ricky的演出機會不斷,更發現每名成員均有機會一嘗編舞經驗,令他躍躍欲試。《雙生》是他第一個編舞作品,演繹一名擁有雙重性格的女子如何面對內心矛盾;第二部作品是《聲息》,則以生死為主題,嘗試挑戰嚴肅的課題;兩部作品均獲得不少好評,令Ricky深受鼓舞。

由跳舞到編舞,Ricky又一次經歷身份上的轉變,問到兩者之間有多大分別?他認為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簡單來說,舞者是在演繹編舞家要表達的構想,感覺很被動,編舞者則能主動把自己的想法展示出來,但要兼顧的東西相對較多,包括場地的燈光、布景,以及如何運用不同舞者的身體,相反前者只需專注於肢體的展示,簡單得多。」

新作講純愛

近日,Ricky又忙於為新作《盡情遊戲》進行綵排,有別於前作的重口味,《盡》不再論矛盾談生死,它要展現的,是一段純真簡單的校園愛情故事,頗有返璞歸真的況味。「最初構思是以偷情為主題,但看過《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令我決定改變初衷,以一段純真的校園戀愛為主題,把年輕男生為了心愛女孩你爭我奪的傻勁呈現出來,因為我覺得愛情本來就應該是這樣單純的。」

以愛情為主題的創作多不勝數,要有所突破不是易事,對此Ricky有另一番見解:「不是任何時候都要講創新的,有時不妨回歸原點,踏踏實實地講一段愛情故事,可能會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你看《那些年》如此爆紅就是最佳說明。」

金錢是次要

看着一位位舞者於台上展現優雅舞姿,搶眼度媲美大明星,實際待遇則不可同日而語。「以亞太區而言,在香港從事專業舞蹈表演的待遇已算不錯,至少政府也會提供一點資助,讓舞者有機會發展自己的專業。或許本身的年紀尚輕,生活比較簡單,不存在太大困難,但如果打算結婚,可能會吃力一點。老實說,作為一名舞者,愈跳得專業,收入就會愈低,全情投入為一個舞團作演出,每月收入可能比不上教小朋友跳舞。不過,我相信每一名專業舞者都是因為熱愛舞蹈才會投身於此,不會把金錢放在第一位,要是斤斤計較,很快已捱不下去。」

代表作

‧《雙生》:Ricky第一個編舞作品,講述一名擁有雙重性格的女生總會將受了傷的自己隱藏於虛擬的外表下。

‧《聲息》:一個探討生死課題的作品,講述一個人不論生前多輝煌多富有,但面臨死亡一刻,甚麼都帶不走。

‧《盡情遊戲》:Ricky新作,以較寫實的手法去表達一段校園愛情故事,將在本月底於香港文化中心演出。

威水史

‧2002年 亞洲國際舞蹈藝術節─最佳表演獎

‧2003年 桃李杯舞蹈大賽少年組民間舞─優秀表演獎

‧2004年 上海青年舞蹈大賽─二等獎

‧2005年 C.S.T.D亞太舞蹈比賽─ 獨舞金獎、雙人舞金獎

‧2011年 短篇舞蹈作品《雙生》 獲邀到上海演出

Ricky眼中的大師

外地:Jiri Kylián

28歲已擔任荷蘭舞蹈劇場的藝術總監和主要編舞家,並成功將荷蘭舞蹈推進世界舞台,是Ricky最敬重的偶像。

內地:王玫

編舞作品有《也許是要飛翔》、《潮汐》、《兩個身體》等,是Ricky最早認識的現代舞大師。

本地:黎海寧

曾被譽為「最厲害的華人編舞家」,1979年與曹誠淵合辦城市當代舞蹈團,在Ricky眼中,他每一個作品都能打動人心。

撰文:李潤康

部分攝影:陳世昌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