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速度,人人都不自覺地鬥快,但「慢活」了一個多世紀的電車,卻沒有因緩慢而遭淘汰,乘客亦沒有為電車冇冷氣而投訴,反而會主動登上無蓋上層曬太陽……受着這陣「慢活」氛圍感染,所以,從來只有「巴士阿叔」,不會有「電車阿嬸」,或許說明了「鬥快」已不合時宜,像電車一樣「慢活」,才是時下港人應有的生活態度。
說來慚愧,走在電車馳騁的馬路上,甚少留意是否有電車駛經;想了解更多有關電車的發展故事,重溫各自在叮叮發生的「那些年」?可別錯過灣仔民間生活館與「電車友」聯手推出的「叮囑一百年:電車故事展」!
不說不知,每輛電車車頭上方都有一個號碼,例如120、128、200、300等,號碼本身有特定意思,像120號車是現時仍在路面行走最古老的電車,128號則為觀光車,200及300號就最少見,因為是清洗路軌及為「死火」電車加油的維修車,只會在清晨或意外發生時出現。展覽中,大家將可看到多款型號電車模型、有關電車的老照片,以及這一代人比較陌生的電車車票,原來五、六十年代的電車,是售票形式運作,有單程票及月票之分,更有票務員拿着打孔器在車頭為乘客的車票「打窿」呢!
展場備有紀念品出售,電車迷可別錯過!
電車有幾「慢」
在交通正常情況下,電車的平均時速約35公里,清晨或晚上,要是路面少車,時速最快可達50公里。
不明文規定
很多電車師傅經常提醒夜更司機,每當行經鰂魚涌殯儀館門外,即使沒有乘客下車,也例必停站,接送我們看不見的「乘客」。
最驚險路段
據電車司機川師傅說,電車轉入波斯富街一段,因為左右都有車輛突然穿插過來,險象環生,因此司機要一眼關七,留意路面情況,避免意外發生。
叮囑一百年:電車故事展
展期:即日至2月14日
開放時間:1:00pm~5:00pm
地點:灣仔民間生活館
查詢電話:2835 4376
撰文:梁穎恒
攝影:胡淑儀
模特兒:Barbara @ Gaiety、Bryan & Annika @ Sens Communications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