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圖書館舉行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展

中國文化歷史源遠流長,對生活於香港的我們,單憑道聽途說並不足以對之深入認識,所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透過親身接觸歷史遺產,才能真正體驗其精彩之處。今天我們不用千里迢迢遠赴祖國探勝,因為由即日起至明年1月15日,參觀在香港中央圖書館舉行的「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展」,便可一睹珍貴的古籍文獻,其中12件更是原件,機會難得。

展現文化遺產

自古以來,中國文獻載體種類繁多,造就了中國饒富特色的古籍文化遺產,引人入勝。國家圖書館是世界最大的中文文獻收藏中心,其中典藏的善本(指具有較高文物、藝術及學術價值的典籍)多達30萬冊。適逢今年是香港中央圖書館啟用10周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與國家圖書館合辦,並由香港公共圖書館籌劃的「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展」,匯集42項珍藏,包括12項原件珍品,計有善本古籍、敦煌遺珍、古代輿圖、金石拓片和中國少數民族文獻,希望透過今次展覽向廣大市民介紹歷史悠久、豐富多采的中國文化遺產,同時展示國家圖書館在保護和修復文獻方面的成果。

12原件珍品

在眾多善本古籍原件中,以距今八百多年的金代佛教藏經《趙城金藏》的歷史最悠久,卷首扉畫的構圖和綫描嚴整有力,代表了北方雄渾的風格,同時反映了當時佛教在中國傳播的盛況和雕版技術的高超;大家耳熟能詳的《說文解字》是中國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典,其歷史意義相當深遠。其他如《歷代名公畫譜》、《凌煙閣功臣圖》、《新編目連救母勸善戲文》及《十竹齋書畫譜》等,均為稀世瑰寶,實在不容錯過。

匯聚特色文獻

敦煌遺珍是指敦煌及其他地方已發現及尚待發現的古代遺書,如官私文書、宗教典籍等,是中國二十世紀學術四大發現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文獻、文字等價值。輿圖即地圖,是次展出一些明清時代的古代輿圖精品,讓人能對當時的風景名勝、園林建築的布局及形態深入了解。金石拓片是將金屬及碑碣石刻等鑄刻器物上的文字和圖案捶印下來,因此其規格和形狀與原物相同,能忠實反映原物圖文,故極具藝術與文獻價值。而中國少數民族文獻則展示了傣文、蒙文、滿文、藏文、梵文等文獻,匯聚不同的語言文字、哲學宗教、天文曆法等內容,讓人認識到多姿多采的中華文化。

展示數碼版文獻

展場更設有互動的多媒體顯示屏,展示國家圖書館部分善本特藏的數碼版本。場內亦會派發教育小冊子,讓參觀者對展品及中國古籍文獻有更深入的認識。此外,中央圖書館安排了學校參觀及展覽導賞服務,歡迎參加。

國家圖書館善本特藏展

展期:即日起至2012年1月15日

地點: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

時間:上午10時至晚上8時

查詢:2921 0285

網址:www.hkpl.gov.hk/nlc

免費入場

資料:康文署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