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恒我訴:惡化還是紓緩

新聞節目每天都會嘗試解讀股市上或落的原因,例如:「擔心企業盈利不符合預期,投資者持觀望態度」、「市場看好中國前景,大市氣氛良好」驟耳一聽,還以為合情合理,但只要細心留意,便會發現這類解讀極不靠譜。

上星期三的上午,聽到新聞報道說:「擔心歐債問題惡化,觸發股市大跌」;下午,股市忽然掉頭回升,新聞又說:「歐債問題可望解決,令股市反彈」。如果對事件不明不白的聽眾,還以為歐洲人在玩泥沙。事實上,筆者近月已聽過無數次「紓緩」、「惡化」、「憂慮」、「憧憬」等不同的方向性形容詞。今天大市做好,便聽到「歐債問題有望解決」;明天股市下跌,他們便說「市場憂慮歐債問題惡化」;後天可能又再聽到「前景明朗化」。究竟,這些所謂的解讀,背後有甚麼理據?市場上有多少投資者是真的抱着他們說的「心態」?還是,那只不過是新聞機構想當然的假設?

試想想,我們患上感冒,最少也要三幾天才能康復吧,何況歐債是一場「大病」?怎會是某某出來說一句話,或一班人開完會,達成一個甚麼協議,問題便能馬上「解決」?看看彼岸的美國,金融海嘯至今已三年,當地經濟仍未見起色。歐債問題,自然也不會是新聞報道員或投資專家所說的那麼兒戲。筆者不是經濟專家,也不懂投資理財,不過倒很鼓勵大家多了解世界大事。看多一點來龍去脈,想多一點,不要被那些「是是但但」的分析誤導。這個世界,從來也不是那麼簡單和表面的。

導演及電台主持

劉偉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