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年前有恐怖分子企圖用液體炸彈炸毀客機後,各國機場開始限制乘客攜帶液體上機。於是,乘客們都被迫在過關前「灌水」,機場海關忽然成了塑膠廢料的重災區。這是基於安全考慮,尚算無可厚非。
但後來,這限制出現了一項莫名其妙的放寬。旅客過關後,一樣可以買樽裝飲品登機。原來,只要人過了關,所有帶上機的液體便忽然不能再製造炸彈。這一點,確實令人費解。
更令人費解兼憤怒的是,香港國際機場離境大堂內所販賣的樽裝水,全部都被大幅抬價。同一瓶礦泉水,過關後竟然要多付兩三倍的價錢,原因何在?要抽「安檢稅」麼?而且大部分的店舖只出售「來路貴價水」,趕絕本地廉價貨。當局以保安理由,要求旅客於出境時丟棄所有飲品,但同時又製造機會,讓商戶在離境大堂的「遊客區」內賣貴水,旅客便難免會有「利益輸送」的假設。再者,當局時常宣稱,旅客可在香港機場的免稅店內以廉宜的價錢買到香煙、紅酒、化妝品等,但我們卻被迫以幾倍的價錢買貴水,這又怎能說得過去?
上周從台灣回來,當地的機場也有同樣的安檢措施。不同的是,過關後,我們仍可在販賣機上,以外面同樣的價錢買到同一瓶飲品,絕對沒有「被屈」的感覺。不要忘記,水也算是必需品,而他們偏偏在此必需品上向旅客「開刀」。旅客們口渴,逼着要買那些貴水,但一定不會買得甘心樂意。對香港機場留下一個甚麼印象,自然也可想而知。
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