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民單車熱 踏出人生

單車對於時下年輕人來說,可能只是消閒玩意,談談路線、說說改裝,已夠大家消磨下午;但如果單車能變成生活一部分,為香港爭取榮耀,為家庭作經濟支柱,或者帶來旅遊樂趣,又是一個怎樣的故事呢?以下幾位被訪者的人生,正是與單車結下不解緣,各自踏上不同的征途。

鄧宏業 金牌運動員 愛自由 踏上賽車路

隨着在大型賽事接連報捷,香港的單車運動員以及他們成功背後的故事,廣受市民關注。兒時的鄧宏業只有打波、踏單車作娛樂。「喜歡踏單車,主要原因是它能給予我自由的感覺,毋須固定場地,可以四處遊玩。13歲時經學校推薦參加『全港兒童及青少年明日之星選拔賽』,並開始參加本地單車公路賽,初嘗勝利的喜悅!」鄧宏業興奮地說。惟他亦於業餘賽鍛煉3年,才經前輩推薦與香港單車代表隊練車,鄧宏業指出:「當運動員要一心一意,每天5小時的操練少不了,配合規律的起居飲食和穩定心理,才能應付6~10天比賽。」

不懈的鍛煉,為其後的單車生涯換來甜美果實。「能於09年奪得東亞運冠軍,絕對是團隊的榮耀,有阿寶(黃金寶)的強悍體能擋風開路,以及全運會山地銀牌得主陳振興率先搶攻,消耗大部分對手體力,我和楊英瀚才能在車群中輕易發力突圍!這是自07年環南中國海國際單車賽奪得總冠軍後,另一最重要獎項。」退役後,他仍很高興把興趣變成自己的工作,擔當單車顧問和組織車隊,為單車運動略盡綿力。

余家熾 單車旅行家 深度行 不再走馬看花

遊歷世界,有人選擇五天去十國,行色匆匆,也有人選擇以腳下單車,慢行細味每處地方。香港單車旅遊會的余家熾便是後者,他愛上單車旅遊已有10年時間,把旅遊和單車兩大興趣融合,而且單車旅途並不孤獨,還可和不愛劇烈運動的太太一起享受健康生活,可謂一舉三得。他笑言每次坐火車等交通工具時,看到一些美景卻不能停下來拍攝,感覺相當可惜。「單車旅行最大好處,莫過於可與當地人和物深入接觸,單車速度不快不慢,沒有走馬看花的感覺,也不受交通班次影響,遇到有趣的人物或風景也可駐足拍攝,掌握時間更得心應手。」

就單車旅行而言,秋季是出團的旺季,地點則以增城、開平等最為熱門。余家熾介紹:「9月份我們差不多每個星期也有幾團由香港出發,為配合香港人繁忙的生活,大多數是內地兩天短線團,於星期六早上出發到翌日黃昏回來,行程連小摺車也可應付得到,是三五知己或一家大細的健康活動!」哪單車怎麼辦?原來運送單車其實和一般大型行李沒有分別,只要Check-in時申報清楚即可以順利過關,問題只在於你會否偶爾放棄豪華舒適的旅遊巴,為未來的旅途「踏」出這新嘗試的第一步?

李世祥 改車達人 拓事業 見證單車潮流

「自小參加香港單車聯會的賽事,及後接手這間單車舖,才真正發展我的事業。這10年光景,不但見證了由以往幾十元租車,到現在大多數人都擁有自己單車,小至齒輪,大至車架,每個配件也是一門專業學問。」李世祥補充:「尤甚是這兩三年,香港人愈來愈重視健康,小巧的摺車變成了新寵兒,售價由幾百元到萬多元都有人問津,2011年需求更比上年多了逾一倍,有些熱門型號還賣斷巿呢!」

根據香港人愛靚愛型的性格,買單車只是玩潮流的第一步,李世祥說:「很多客人還會揀選自己喜歡的色彩配件,如輪胎、車軨和手把等襯成一套,相當美輪美奐。如果是裝備狂熱者,還會以改裝單車為樂,座位、波箱和支架也會細心地逐一配搭,隨時花上過萬元,將單車改裝成完美形態!」

Champion System自組隊衫

唔少單車隊有自己的戰衣,加上不同贊助商的標誌,感覺好不威風。其實坊間也有一些商店提供這類做單車衫的服務,當中以Champion System的規模較大,世界多個國家也有其蹤影,造價每件由$300至$800不等,算幾相宜。

流行車款推介

新手入門車Dahon HT060

想以約$1,000入手小摺車,Dahon HT060可說是心水選擇,備有基本的6波段、鋼架車身,以及16吋或20吋輪徑選擇,加上可改動的配件相當多,是不少改車愛好者的首選。售價:$1,080(a)

大尺寸摺車Dahon Ios XL

摺車大多輪徑只有16吋及20吋,Dahon Ios XL則採用24吋輪徑,踏車時可更省力外,配件也相當豪華,選用內置式波箱,頭燈可由踏單車時供電,設計特別!售價:$14,800(a)

英國貴族車Brompton P6R

來自英國的Brompton,外形與一般小摺車不同,其款式有廿多年歷史,充滿悠閒高貴格調。加上P6R車身以人手燒焊和裝嵌,配合全方位單車手柄,令操控更得心應手。售價:$9,800(b)

明星愛踩車

想知近年踩單車有幾Hit,單睇娛樂新聞一眾明星熱心參與便知道,好似容祖兒早年會約埋阿嬌等踩夜車、馬浚偉更貼近潮流玩小輪徑摺車、星爺則豪玩碳纖單車,而張敬軒等歌星亦不時透過踏單車練氣,無論早晚都可以玩個夠,難怪單車近年大行其道!

查詢電話(產品):(a)2470 5498、(b)2381 3661

撰文:李家俊 部分攝影:陳富權、謝孝祥(部分相片由被訪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