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最愛大冬瓜!

炎炎夏日是瓜果當造季節,當中噸位十足、閒閒地十多斤重的冬瓜最當道。冬瓜性寒味甘,具有清熱降火之效,是消暑妙品。明天是大暑,家家戶戶必定會煲冬瓜。我呢?已約齊人去吃冬瓜盅!實在天時暑熱,最怕飲熱湯,惟獨冬瓜盅,卻叫我在炎夏抖擻過來,精神一振。

這廣東名菜,在上海有個好優雅的名稱,叫「白肉藏珍」。但無論在何地,都是夏天最具代表性的佳餚。翠綠瓜身刻上圖案,邊緣位置雕琢得像朵花,看得見廚子的心思。冬瓜入口即化,呷一口湯,清澈而味濃,盡是配料精華,滿口鮮甜,那甘甘的味道,留在口腔久久不散,不僅不燥,還很甘潤。

冬瓜盅看似簡單,但聽老師傅講,製作卻一點不容易,就算揀個冬瓜都大把學問。首要肥大肉厚的,瓜身要實淨墜手,因為肉太腍,一燉就瀉,還會倒塌!太硬則「生骨」,好難燉得腍!將瓤和子挖出,放進材料如燒鵝、瑤柱、金華火腿、冬菇、豬肉、雞粒、鮮鴨腎片、鮮蓮子、蟹肉等,以瓜代盅,燉至少兩小時才成。由於燉製時會流失水分,除湯料外,必須用上超濃高湯炮製才能提起瓜的鮮美。可惜坊間酒家為減省成本,往往用二湯(即用上湯的湯料加水再熬的湯)來代替高湯,味道淡如水;又或「放水燈」,即將冬瓜先蒸熟,再放進材料和預早煲好的湯,瓜與湯貌合神離,離譜!

前身是西瓜盅

關於冬瓜盅還有段古,相傳它起源於清宮御膳西瓜盅,兩者做法相若。話說當時官員出訪各地,將西瓜盅傳到廣東,由於廣東盛產冬瓜,有人改以冬瓜做盅,並以夜香花放湯,故又名「夜香冬瓜盅」。這名字又衍生另一個趣聞。話說在舊社會,小孩都坐痰盂如廁,發出陣陣「香氣」;而痰盂貌似冬瓜盅,故有人以「燉冬瓜盅」比喻如廁!希望不會影響各位的胃口!

夜香花提香

其實冬瓜盅的材料沒特別規定,豪華者會放魚翅;不過夜香花則少不得。把夜香花摘去蒂,放在冬瓜邊緣上,待上桌時才推到湯中,花才不會老,香氣更馥郁。入口最好同時品嘗瓜肉和湯料,才最滋味。細心體貼的店家,便會將湯料和冬瓜湯一併放進碗內奉客。

坊間不少酒家都有供應冬瓜盅,飲食前輩力讚鏞記出品,這要視乎你何時何地與何許人同吃;個人心水則是西苑的,冬瓜很飽滿,還加了蝦仁帶子和螺頭同燉,令湯頭更鮮美。富東粵菜的冬瓜盅也不俗,賣相精美矜貴,請客最夠體面。

檔案編號:003

偵查地點: 各大酒家

偵查結果: 做冬瓜盅,瓜要靚,湯要濃,料要足。

菜公子PROFILE

識飲識食翩翩公子,吃盡天南地北,練出一張刁嘴。經常食客三千,宴請邀約也樂意奉陪,但從不賣帳,孰優孰劣一針見血。願與知音人在格子上談美食,講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