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打主意:必修中文

大學要學生必修中文課,新聞報道把這件事說成是一種「大學德政」。

一直以來,我也不明白一個走學分制的大學,愈來愈多必修課。學分制,本來就是為了要學生好好的想想,在人生其中一個最重要的階段,他們可以有適量的自由去選他們有興趣的學科。但在現今扭曲的大學環境下,每一個學生都在關心他們的成績,而不是在大學要學甚麼。對必修科,學生們看得很化:為了保障自己的成績,他們最愛選在中學時已學過的學科:選物理概論。不過是高考的物理,很容易的。文化課應選些經濟入門,都是考高考經濟的內容,很容易。學生關心的,是如何在強迫的狀態下,簡單無痛的完成學科。對學生而言,那13個星期,不過是浪費時間應付應付而已。

對於大學,他們當然有不同的想法。他們認為「坊間社會各界都覺得現在香港的大學畢業生中文水準不好」,所以推出中文課程會有用。現在大學沒有中文課程嗎?現在的學生,好像全都要修讀一科,叫「專業中文」。我不知道,中文有分專業和不專業的。但是,就是有這樣的一科。我有一個學生,有一次閒聊跟我說:「我上學期上專業中文課,第一課那個老師知道我是唸日本研究的,就跟我說:『師夷之長技以制夷』。」

嗄?不是吧。這句話,是1843年清代思想家魏源的《海國圖誌》所出。魏源1843年出書,1845年才中進士,晚年潛心修佛,法號承貫,最後病死杭州。這位看上去很像電視劇中蠶蟲師爺一樣的中文教師,一個書包飛向我的學生,就是這句陳腐不堪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式訓勉。我千萬個不明白。如果大學生學中文,一定要學這種帶輻射的陳腐思想,其實中文壞一點,少學一點,也不太壞。

讀\說書人

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