濠江戲路縱橫

澳門人傑地靈,不少電影和電視劇都在澳門取景和拍攝,較遠歷史的有李小龍《死亡遊戲》、周潤發《阿郎的故事》和黃秋生《八仙飯店之人肉叉燒包》,還有王家衛執導的《2046》、彭浩翔的《伊莎貝拉》、杜琪峯作品《放.逐》、台劇《泡沬之夏》、人氣韓劇《花樣男子》和《宮》,統統都曾在澳門取景。最近連Mr. Bean(路雲艾堅遜)都睇中澳門,在此拍攝《特務戇J 2》。下次大家來到,不妨跟着電影的「戲路」走,透過光影世界,感受濠江獨特一面。

「特務」放笑彈 「花樣」大酒店

近年,澳門興建了不少豪華酒店及度假村,自然成為不少電影和電視劇取景勝地。如2007年落成的新葡京酒店,憑着樓高52層的黃金蓮花外形,成為電影《特務戇J 2》的拍攝地之一。英國冷面笑匠路雲艾堅遜於去年12月便隨攝製隊秘密到澳門,其中一場戲就在酒店賭場內拍攝,大騷搞笑本色。

除了新葡京,美高梅金殿酒店也曾是電影《游龍戲鳳》的拍攝地,而威尼斯人度假村則先後在人氣韓劇《花樣男子》及台劇《泡沬之夏》登場。其中金碧輝煌的度假村,在《花》劇中被稱為神話酒店,是劇中主角李敏鎬為拯救神話集團所領導的重點項目。在短短1小時中,全酒店每個角落,賭場、大堂、大運河、高爾夫球場、水療中心以及ZAIA劇團表演,逐一於觀眾眼前出現,十足拍旅遊特輯一樣。

情迷大三巴 流連戀愛巷

講到澳門最Hit拍戲勝地,必屬澳門No.1地標大三巴,包括《情迷大話王》、人氣韓劇《花樣男子》及台劇《泡沬之夏》。大三巴本為享譽東南亞的教堂,後因火災僅遺下教堂前的68級石階及花崗岩建成的前壁,但仍無損其魅力。《情》片中,黎明和張栢芝在此燃放煙花,而《花》劇中,韓版「花澤類」金賢重曾帶韓版「杉菜」具慧善到這兒散心,不知幾冧。此外,據知《特務戇J 2》亦在此取景呢!

位於大三巴牌坊附近的戀愛巷,齋聽名已覺浪漫,街名取自葡文Travessa da Paixao,Paixao,意指迷戀和激情。這條50米長巷子裏的樓房,明顯受名字感染,以紅色和淺黃色作主調。《伊莎貝拉》一片梁洛施醉酒的一幕,還有電影海報都是在此拍攝。

平民小旅館 懷舊味道濃

能夠成為劇集、電影的拍攝地,也不一定要夠新夠豪,懷舊與平民化,一樣是矚目賣點。如電影《2046》和《伊莎貝拉》,便是在有百年歷史的新華大旅店取景。旅店藏身於唐樓林立的福隆新街,舊舊的米黃色建築,青綠色門窗,加上青色木板樓梯及古老櫃枱,懷舊味道濃。《伊》片的電影海報便是在此酒店樓梯拍攝,自此之後,成為旅客影相熱點。這裏也是《2046》中男主角梁朝偉棲身的旅館,但大家不要對2046號房抱有幻想,那是找不到的。

亞婆井鬥戲 太子妃愛葡撻

亞婆井前地是位於澳門西望洋山北面的廣場,儘管僅是下環區的一個小區,卻是早期葡萄牙人聚居之地,屬於濠江最古老住宅區,建築極具特色。澳門政府曾進行維修街燈路面等工程,令附近一帶更見風味,難怪杜琪峯導演特別選擇這裏為電影《放.逐》拍攝多場重頭戲,包括:主角梁家輝與何超儀所住的歐式舊屋,而亞婆井前地小公園的兩棵老榕樹,則是黃秋生和吳鎮宇歎雪茄的地方。

要數路環靚景,聖方濟各教堂是代表之一,這座建於1928年的黃色教堂,其巴洛克式風格,流露陣陣優雅之感。韓劇《宮》最後一集「皇太子」朱智勛與「太子妃」尹恩惠就是這間教堂結婚。看過《宮》,應該記得尹恩惠最愛吃的是路環安德魯餅店的葡撻。位於恩尼斯總統前地的安德魯餅店乃是澳門始祖,其葡撻不用豬油,而是用蛋黃和忌廉,令酥皮鬆脆無比,蛋漿亦由麵粉改為奶油,味道比一般葡撻香甜。

議事亭前地 歷史建築

其實早在50、60年代,不少港產粵語片已到澳門取景,當中拍攝熱點正是議事亭前地。這個廣場面積達3,700平方米,由葡式的黑白碎石鋪成,展現典型的歐陸色彩。廣場中央設有噴水池,四周則是一幢幢歷史建築,如仁慈堂、民政總署大樓及玫瑰堂等,有時間不妨內進參觀。

仁慈堂

於1569年由澳門天主教首任主教賈尼路建立,原是澳門首間及中國境內第一所西式醫院—白馬行,現為澳門歷史最悠久的慈善組織的會址。純白色外貌,令它在議事亭前地顯得分外矚目。館內展覽了不少與仁慈堂歷史息息相關的文物及天主教會祭器用品。其中1662年的「澳門仁慈堂章程」手抄原件,更是該堂保存最久的歷史文獻,此外,創始人賈尼路主教的頭顱遺骨及當年陪葬的十字架,亦是館內珍藏之一。

民政總署大樓

大樓最初是一座中式亭院,其後澳門議事局成立,遂向中國政府承購地段及住宅,用以興建新的議事局及監獄。到了1784年由Patrico de S.Jose神父親自設計,改建成樓高兩層的巴洛克式建築。大樓內設有畫廊及圖書館等,前者以白色為主調,後者則仿照葡國科英布拉大學的圖書館而建,展示葡國木刻藝術的精髓。而大樓後則設有參照葡萄牙及印度果亞風格,再糅合中式庭園設計而成的小花園。

玫瑰堂

正名聖母玫瑰堂或聖多明我教堂(St. Dominic's Church),位於澳門熱鬧的板樟堂前地,由來自菲律賓的西班牙多明我會教士於1587年興建。因初時只以樟木板搭建,故素有「板樟堂」之稱。經過多番重修,才有今天的模樣。堂內供奉花地瑪聖母,每年5月31日的花地瑪聖母巡遊,便以此為起點。聖堂主殿氣氛莊嚴,巴洛克式風格的祭壇建築精緻,天花板布滿圖案裝飾,加上大量彩色玻璃,手工精緻的雕像和油畫,非常悅目。鐘樓內設有聖物寶庫,收藏了300多件澳門天主教的珍貴文物。

資料:客戶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