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山下醫道學歷史

一句「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聽了N咁多次,大家可曾試過趁假日坐言起行?

其實要增廣見聞,不一定要走到萬里之外,單是一個香港島,已有不少古蹟文物,值得大家閒逛細味!位於堅巷的香港醫學博物館,近日設計了一條太平山醫學史蹟徑,將太平山區及西營盤區一帶關於本地醫療發展的歷史據點串連起來,讓大眾藉着「步賞」學歷史,Are You Ready?Let's go!

行程解構

導賞團路線以香港醫學博物館作起點,途經太平山街、普仁街、醫院道、高街、般咸道、堅道等地,走畢全程約需90分鐘,由於要經常上落樓梯、斜路,不但可以學歷史,更可練練腳骨力。

CHECK POINT 1:實驗室探秘

來到醫學博物館,當然要參觀一下館內展廳。兩名清裝打扮的「模特兒」正示範老鼠解剖,皆因展廳前身為實驗室,主力對付鼠疫等傳染病,自然要拿老鼠開刀啦!

CHECK POINT 2:華人後花園

沿博物館往上行,即可抵達卜公花園——首個為華人而設的公共花園。當年太平山區疫情嚴重,港督卜力遂倡議建設花園,以紓緩區內擠迫的居住環境。原來香港人早於百多年前已明白城市規劃及公共空間的重要性!

CHECK POINT 3:溪澗變水巷

開埠初期,太平山區是華人聚居地,區內的水巷是依據一條通往維港的小溪澗而起,後來當局再於水巷兩邊興建東街及西街,由此可見早期的社區發展跟水源是不可分割的。

CHECK POINT 4:磅巷老澡堂

早期的太平山區,一般居所沒有浴室,更加沒有自來水,居民惟有到公共浴室洗澡。1904年啟用的「磅巷公廁浴室」是當年全港唯一可供男、女及小童使用的浴室。時至今日,原址已由新的公廁浴室取代,為居民提供服務。

CHECK POINT 5:義祠掀巨變

浴室旁邊,是廣福義祠所在地,於本地醫療發展史上佔了重要地位!義祠建於1851年,乃安放先人靈位及棺木的祠堂,後來因本港疫症頻生,不少垂危病人與死人屍體同眠,事件被傳媒揭發,港府為平息事件,決定興建一所華人醫院,促成東華醫院的成立!

CHECK POINT 6:醫史轉捩點

位於普仁街的東華醫院,早於1870年成立,是首間專為本地華人提供傳統中醫藥治療的醫院,鼠疫爆發後,加入駐院西醫,讓病人自行選擇接受中醫或西醫治療,堪稱本地醫療發展史一個轉捩點。

CHECK POINT 7:賞英式設計

沿醫院道直走,可通往英皇佐治五世紀念花園,園內部分位置屬前國家醫院附屬小院及院長宿舍所在地。最值得一看,是醫院道入口斜路那排圓孔石雕欄杆,保留了昔日的英式設計。

CHECK POINT 8:昔日瘋人院

多年來一則則詭異傳聞令「高街鬼屋」無人不識,原來古老大樓前身是國家醫院護士宿舍,後來被改作精神病院,現時原有建築物只保留正面,後方則改建為西營盤社區綜合大樓。

CHECK POINT 9:前方便醫所

文化古蹟資源中心現址,前身為西約華人醫局及方便醫所,當年醫所專門收容鼠疫患者,現時入口處樓梯仍保留原有設計。

CHECK POINT 10:舊贊育醫院

現被改作社區中心的舊贊育醫院,一直為昔日西營盤一帶婦女提供產科服務,是當年港B出生主要地點。由於成功接生率高,令華人愈來愈接受西方醫學。

導賞服務

香港醫學博物館將於4月下旬,舉辦太平山醫學史蹟徑導賞團,有興趣人士可瀏覽博物館網頁最新公布,網址為www.hkmms.org.hk。

查詢電話︰2549 5123

一人一書

小妹自問對本地醫療發展史零認識,能夠一瞬間變身半個「講古佬」,寫出一篇千字文,以下一人一書功不可沒!

《太平山醫學史蹟徑》

由香港醫學博物館學會特別印製的小冊子,詳盡講解史蹟徑上各景點,並附有不少歷史插圖,讓遊人作古今對照。$50

幕後導賞員Marques

香港中文大學拿打素護理學院二年級生,年紀輕輕已成為專業「講古佬」,犀利!

撰文︰鍾焯如

攝影︰蘇榮基

模特兒︰Goldie、Cherry(Gaie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