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很多讀者都不明白,為甚麼在地震的時候,日本人可以有那麼多的準備。於是,兩免費電視台的記者到了日本,二奶台的記者擔心日文溝通不到,大婆台就請了會說一點日語的記者到前線。
前線記者是辛苦的。災區,環境一定差,面對的不是死人就是塌樓,所有人的情緒都不會好。但當有事的時候才派記者去現場,其實一定不會問出甚麼來。為甚麼新聞很昂貴?不是他們有幾多新科技,拍出來的片子有多高清。而是,大新聞機構一定會在不同的地方有分支,到處都要派記者進駐,原因是當新聞出現的時候,新聞工作者需要了解兩地不同的文化,認識你進駐的地方文化以及你所服務的新聞機構的文化異同,才可以做到「正確地傳遞資訊」又不會「影響當地人的生活」。
甚麼意思?比方說,香港人很想知道為甚麼日本人對地震那麼有準備。尤其是在新聞片中見到即使是被困的孩子,他們都不哭不別扭不吵鬧,跟我們在鄰近地區的新聞片段看到的孩子的樣子有很大的分別。他們很想知道為甚麼會這樣。電視台的記者就走到災區,隨手找一個日本人,問他們「學校甚麼時候會教防震知識?」被訪者的表情就好像有點狐疑,感覺好像在問「為甚麼你要問我這種問題?」一樣。當你知道一個國家隨時隨地都會發生地震,都有機會要面對災難,除了樂天知命,更需要適時求生。
求生,對日本人來說是本能。記者問他們甚麼時候學求生?這條問題,對日本人而言,就是一條蠢到不能的問題。這些時候,就知道香港是一個擁有新聞自由、編輯自主,但卻是不珍惜的地方。有新聞自由的地方,卻交不出有深度而又聰明的新聞。前線記者,辛苦了,早點回來吧。日語及英語的新聞,都做得很好啊。順帶一提,既然記者會日語,請字幕也譯得精準一點吧。
讀\說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