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的丈夫受不着情慾的誘惑,搞婚外情,後來良心發現,跪在太太前認罪和求饒,誓言痛改前非,永不再犯。太太心軟,本想就此原諒丈夫,卻被身邊的好友拉住,不斷向她說甚麼「死性不會改」、「做得出就要承擔後果」、「一次不忠、百次不用」、「心中有了疤痕,永遠不能愈合」等等,最後,太太的心腸便硬了,決定與丈夫離婚。
芸芸的聖經故事裏,最喜歡「浪子回頭」:富人有兩名兒子,小兒子要爸爸「分身家」,然後遠走他方,過着放蕩無道的生活,未幾,便千金散盡。當時異鄉又發生大饑荒,小兒子淪落到在豬場內乞食,人生跌到最低處,這時才醒覺愧對父親,於是便帶着悔意回家請罪。父親見小兒子回家,非但沒有責怪他,還大排筵席,將最好的都拿出來送給他。大兒子見狀大怒,他一直守在父親身邊,甚麼也沒有拿過,弟弟如此忤逆,父親對他更好。父親對他說:「兒啊,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這個兄弟,是死而復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們理當歡喜快樂。」
我們都曾經是那位大兒子。別人犯錯,認了罪,明明不關我們事,卻仍然憤憤不平,覺得他罪有應得,報應未夠,更慫恿苦主出手報復。聽到法庭裁決,我們總是覺得判刑太輕,最好將犯人置諸死地。反不如那位父親,樂見兒子回頭,為失而復得而高興。沒有人不犯錯、不犯罪,到我們肯真心懺悔的時候,也期望別人原諒和接納,為何我們又不可以對別人寬宏大量呢?雖然沒有人可保證某某人一定會痛改前非,但至少,你和我和他,以至這個社會,都需要多一點原諒,多一個機會。
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