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工作關係,我要找一間美麗的薑餅屋作道具,帶到戶外地方進行拍攝,我向酒店公關說:「你們願意提供薑餅屋嗎?拆開包裝紙和透明膠箱到街上拍攝,便不能再售,肯定報銷的。」她說沒關係。酒店當然負擔得起。
拍攝後,我把依然美麗而完整的薑餅屋放回透明膠箱,準備送回酒店,公關小姐卻說:「不用了,既然已報銷,我們不能出售,你不如收下啦。」就此,我的家裏,多了一間屋。
薑餅可以吃,薑餅屋卻不可吃──除非你真的決定把它吃掉。薑餅與薑餅屋的最大分別,是薑餅較軟身,方便咀嚼,而且用來裝飾的糖霜不算多;薑餅屋則是以美觀為大前提,餅身要做得夠乾夠硬,以成為堅固「牆身」砌出靚屋,否則免不了淪為「豆腐渣工程」,使建築物無情白事地倒塌,壓死屋簷下的糖霜製聖誕老人和雪人。糖霜分量亦極度慷慨甚至是放肆,盡蓋薑餅屋頂,以構成白色聖誕的情景氣氛。
薑餅屋有幾「實淨」,仍不能避過變成垃圾的命運。聖誕一去,熱情流逝,屋子身價大跌,縱使原好無缺,亦要送到堆填區。薑餅屋,天生出來就是做節日歡騰的花瓶,然後當熱鬧過後的羔羊,宿命難違。老老實實,我幾抗拒做這個「浪費的壞人」,自收到薑餅屋後,不斷細想怎樣可以把它送予他人,怎樣可以將它「嫁禍」別人。最終,我接受了這是我的孽障,就與它共度聖誕啦。
旅遊飲食寫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