亂打主意:男人四十教大學

友人在大學修社會學的碩士課。他的同學,都是年輕的通識教師。

在香港要教書,年輕的才需要進修。老一輩的,他們已在安定的位置,舒舒服服的等退休。早上講課,晚上啃着幾顆燒賣後來聽課的,就只是仍在激烈競爭的年輕人。

那講師,年屆四十,今年才剛得到博士學位的「年輕大學教師」。講的課,是香港社會現象與問題。在課堂上,他播了一小段電影《男人四十》,講述「香港中年男性的悲哀」。友人轉述他的話:「其實我自己也是《男人四十》中的張學友。眼看着自己的同學,小時候讀書不成,考了警察,上班二十年,隔幾年就升一次職,又有房屋津貼。現在住的地方是自己的,又有自己的家庭。」沒有說出來的那一句,就是反觀自己,事業不穩定,書是唸多了,卻甚麼都沒有。

《男人四十》的故事,說張學友飾演的林耀國跟他的中學同學敍舊,他的中學同學就叫他幫他六歲的孩子補習中文,看着本來大家同一個課室打打鬧鬧的中學同學,住大屋養番狗,但沒有甚麼學問,孩子只會說英文,但錢就比他賺得多很多很多。

林耀國每天生活都很氣餒,教書沒有人聽,一年又一年教着同樣的課程,教到《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播一段以前的《大江南北》電視片,以為這樣就可以吸引學生興趣。結果,明白他說甚麼的,就只有不是自己孩子的大兒子和他太太。

讀書為了甚麼?這條問題,我幾乎隔天就問一問自己,偶爾也會問一問學生。現在的大學生說得很簡單,就是拿一張入張券,好等你可以賺大錢。唔……好,我舉手投降。

讀\說書人

健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