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人身體力行反抗大財團,衣食住行樣樣減少消費,要消費就從小商店處購入,不要幫襯有壟斷之嫌的財團。他更連公車都免坐,過海也駕單車再轉船,電也盡量少用,因為這些服務全都跟大財團有關。用「別人笑他太瘋癲,他笑別人看不穿」來形容他就最適合。人人覺得他瘋狂極端,但他說努力抗衡不公義的事很重要。
放在音樂行業來看,一樣說得通。我是年輕人的時候,我也特別愛聽Indie,甚至有點不Indie不聽,即使其實不太好聽。我那時想,大電視台壟斷音樂頻道,年尾頒獎禮又成了要歌手聽話的工具,這樣公道嗎?於是不入建制的音樂總是帶着點自由放任的氣氛,對於想反叛的我,要建立自我的我,實在吸引。也不無道理,主流要妥協的考量太多,遷就這遷就那,好不容易找到穩陣的賺錢方法,不可能不跟Formula,一跟Formula做音樂就難免少了冒險精神,那就會千篇一律,對愛夢想的年輕人實在跌Watt。最瘋癲的時候,我會認為誰從Indie走到建制,誰就是叛徒。
活到今天,我不會那麼瘋了。Indie有Indie好聽,但總不能盲目,而且有時甚至恨鐵不成鋼,有些Indie其實可以做得更好聽。但老實說,壟斷的傳媒和音樂生意人又真的不見得太爭氣,還是保守穩陣的多,悶人的音樂還是有。
Indie和怪人,還是有值得支持的地方。人人都一樣,沒可能,也太悶吧!你要悶,我不阻你,但我怕!
音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