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細界:挪威的馬介休

對香港人如我而言,應該都對澳葡菜裏經常用到馬介休Bacalhau有點認識,簡單而言就係阿媽口中的「番鬼佬鹹魚」,不過這次來到奧勒松Ålesund,才知道我得要對這條「番鬼佬鹹魚」作「重新估計」。

眼前這一兜,正是Ålesund一間高級食店的名菜馬介休……沒錯,是馬介休!這一晚我們一班媒體還試了三種不同醬汁的煮法:芝士和薯仔味較重的意式、以黑水欖和番茄為主調的西班牙式,還有相當港式口味的葡汁!我發覺在挪威吃到的馬介休是我嘗過最可口的一回,肉質有鹹香但又不會過分地乾,當然比不上咱們廣東人醃的鹹鮮魚,但最少不是那種柴皮咬不開的感覺,還有點嫩嫩的口感。「當然啦,因為新鮮!」當地人說。新鮮者,是大部分的馬介休都是產自Alesund!

馬介休的起源大家都聽得多:四、五個世紀以前,葡萄牙海員把鱈魚經過海鹽醃製,以防變壞,就成為了馬介休;不過我們所知的故事原來只是一半,因為這些鱈魚原產地正是挪威。初時,葡萄牙漁人從挪威取得鱈魚,後來聰明的挪威索性對他們說:「唔使咁麻煩啫,不如我哋醃埋啦!」就這樣,一條龍式的馬介休製作就一直維持到今天,大部分食到的馬介休都是來自這漁港小城。

多年來挪威人都是「齋做唔食」,不過近十多廿年Fusion Cuisine的潮流影響下,挪威人開始嘗試這種由他們生產出來的異國滋味,而且還發展成為上菜。眼前這一兜足三位用,索價近千港元!

旅遊撰稿人

李兆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