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之間的衝突,很易給下一代帶來情緒困擾,但不是所有小朋友都懂得用言語表達感受,若內心久久未能釋懷,有可能引發嚴重情緒問題。想了解小朋友的內心世界?與其「打爛沙盤問到篤」,換來「十問九唔應」,不如借助沙盤遊戲輔導方式,讓小朋友在自己建構的世界中宣洩負面情緒,成年人亦可從中了解其心靈狀態。
沙盤遊戲輔導又稱沙盤治療,是一種適用於兒童的心理及精神健康治療法。對小朋友來說,治療過程猶如玩遊戲,小朋友只需要將各類細小塑膠玩具放於沙盤上,毋須說話,治療師便會從中分析其內心世界,可令不擅於用言語表達感受的小朋友較有安全感。
其實這種源自歐洲的治療方式,引入本港已有十多年,但近幾年才變得普遍,最近,香港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亦首次開辦「創意沙盤遊戲輔導應用」課程,該校通識及專業課程部學術統籌主任鄧焯榮博士表示,很多家長、老師、社工、醫護人員以及從事兒童心理輔導的工作者,都希望多了解小朋友的內心世界,沙盤治療適用於一些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個案上,包括受情緒困擾的小朋友,多了解這種治療方式,既可為自己增值,亦有助跟小朋友溝通。
堆沙、擺放塑膠玩具,看似很兒戲,原來小朋友選擇甚麼玩具、擺放甚麼位置,足以反映內心世界。課程導師郭燕玲(Bonita)說:「進行沙盤遊戲治療,需動用不同種類的塑膠玩具,基本上要有人、動物(家禽及野生動物)、樹木、圍欄、卡通人物、交通工具等元素,而每個類別亦要有不同的角色,例如動物會有殘暴的獅子及溫馴的綿羊,這樣才能讓小朋友在遊戲中演繹自己的生活經驗,從而了解其內心世界。記得有一位小朋友,其父母的關係出現問題,媽媽的情緒很低落,繼而連他的情緒也受影響,於是這位小朋友在遊戲時,不期然用怪獸追打小動物,而且怪獸每次都贏,反映在他的現實生活中,壞人經常是勝利者,小朋友平日未必會說出這些感受,在沙盤遊戲中卻能表達出來。」
Bonita補充,遊戲過程主要由小朋友獨自參與及完成,治療師、父母或社工等盡量做一個「旁觀者」。「沙盤治療其中一個目的是讓小朋友在自己建構的世界中宣洩負面情緒,好像之前提及的例子,怪獸每次追打小動物都獲得勝利,但在那位小朋友建構的故事裏,被打敗的小動物總會重新站起來作戰,雖然他知道是在玩遊戲,但與此同時也在進行自我調整,在過程中會逐漸建立正面的個人形象及能力感,雖然沒有旁人參與,但仍可於不知不覺間提升正能量。」
雖然在遊戲過程中,成年人參與的程度較少,但在遊戲過後,亦要因應小朋友的內心感受,作出相應行動。「如果小朋友在遊戲過程中反映了內心的不安、不開心或憤怒,作為家長的,當然要了解在現實生活中有甚麼事影響其情緒,例如父母關係不和,往往會令小朋友承受不必要壓力,繼而在內心產生負能量,所以要了解問題所在,盡快解決,釋除其內心的不安,才是沙盤遊戲的最終目的。」
沙盤治療(Sand tray play therapy)源自Dr Margaret Lowenfeld (1890~1973)及Dora M.Kalff (1904~1990),主要用於治療當時心理及精神上有問題的兒童,利用細小的塑膠物件或動物,讓孩子放於一個沙盤上,以表達隱言未見的情感,藉此幫助兒童釋放內心的憂慮或恐懼。
課程名稱:創意沙盤遊戲輔導應用
開課日期:11月6日(星期六)
時間:2:00pm~4:30pm
地點:浸會大學持續教育學院
費用:$3,500(30小時)
查詢電話:3411 5000
撰文:梁穎恒
攝影:陳富權
模特兒:Candy(大紅大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