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hael Herz Graeme Fidler細說另一半

【吳靜嫻、劉智源米蘭直擊】由Michael Herz和Graeme Fidler組成的時裝界新星二人組,在人氣王Brian Atwood手中接過掌門人的令牌入主Bally。兩子以婚姻來比喻加盟,暢談另一半的種種。

去年底,時裝界傳出Brian Atwood將離任Bally創作總監,終於在今年三月,品牌宣布找來Michael Herz和Graeme Fidler分別坐正男裝和女裝創作總監一職,曲線證實Brian的離任。Michael和Graeme這對備受重視的二人組,正式投入工作,密鑼緊鼓籌備新作的同時,獲欽點參與男裝11系列發布會的製作,又獲老闆與傳媒連線,暢談歷史與未來。足見備受重視的程度。

充滿默契

合作無間的Michael和Graeme,默契早已毋須透過片言隻字來講明,孖着做訪問,兩人一個眼神交流,心領神會,各自為品牌表述,互補不足。對於有幸見證品牌踏入160周年這個里程碑,兩子理所當然地感到榮幸,Michael說:「能夠加入這個家庭,彷彿是一場perfect marriage(完美的婚姻)。」與品牌的結合,視之為完美的婚姻,真心為對方付出,鞏固感情,「我們兩個人加起來是一個單位,我們會問自己,可以為另一半做甚麼?答案好清晰亦都好明顯,是令他變得更摩登,我們着眼於未來的發展,注入年輕和具前瞻性的創作,同時亦擁抱歷史和傳統工藝。」Michael邊說,Graeme邊點頭和應。

籌備盛事

擔大旗僅僅數個月的光陰,但兩子已滿肚子大計,除卻要做好設計外,更有意策劃搞展覽,回顧經典,Michael大方透露:「我們希望於三、四年內,在倫敦著名的Victoria & Albert Museum(維多利亞與艾伯特博物館)搞一場以回顧歷史和展望未來的展覽,以經典的『Scribe』系列為核心,以及帶出在設計上的前瞻性視野。」Graeme為拍檔加以補充說:「亦都希望將盛事搬到中國首都——北京搞一次。」

放眼京滬

近十年,時裝品牌銳意及積極擴大中國巿場的版圖,品牌早年已於中國插旗,兩子深明品牌在中國消費者的心目中,是超級品牌之一。「我們以往都有去過中國旅行,例如北京、上海,這兩個大城巿擁有獨一無二的中西合璧的面貌,給我們在靈感上得到很多的啟發。所以,在設計上也會照顧到中國巿場的需要。」他們曉得投其所好亦從而作出恰當的調節,務求帶領品牌再創另一個高峰,說得理想化,卻又不是不踏實。

目標一致

除了為交功課而努力,他們本身都熱愛中國文化,「East meets West的設計是一種永恒的時尚,我們的旅遊經驗所累積的靈感,統統都儲存在記憶內,要運用在設計上,軟件已準備好了。」Michael說得信心滿滿。要Michael和Graeme分別以顏色來形容對中國的感覺,他們分別選擇了紅和深藍色,以及紅和白色。Graeme看得更深層次,將之與品牌連線:「紅色和白色,與品牌的『Trainspotting』標誌不約而同。」

在共同創作的路上,兩子雖然分別主理女裝和男裝,但也緊密交流,Michael說:「我們都在同一陣線上,所以在設計上,目標和概念要一致。」Michael道出合作的方向與標準,Graeme則加以解說:「當然,我們在意見上也會有分歧,各有意見的時候,但我們會在細節上加以討論,在互相尊重下,一下子就可以磨合。」成了品牌的左右手,也成了對方的另一對手。

新人事新作風

09年,上任為行政總裁一職的Berndt Hauptkorn,隨即大展拳腳。先策劃與英國著名學府Central Saint Martins學生合作,推出交叉系列,再與《Vanity Fair》和姬蒂布絲禾夫合辦名為「Hollywood Style」的慈善晚宴。今年初,更在柏林開設了一間pop-up store。到了今年三月,他更代表品牌宣布Michael Herz和Graeme Fidler加入,並視兩人為完美組合:「我們做了深入廣泛的篩選,來尋找創意團隊未來的領導力量——事實證明這很值得。」

簽名式牛津鞋

源於瑞士的Bally由Carl Franz Bally於1851年創立,於瑞士Schonenwerd的一條小村莊設立皮鞋工廠,以人手生產的皮鞋而聞名。直至1976年,品牌在產品上作多元化擴展,開拓服裝、手袋和皮具配飾系列。要數品牌經典,非獨有經由杖痕(Goodyear Welting)的生產工序的「Scribe」牛津鞋莫屬,而設計中的常見的「Trainspotting」紅白間紋則象徵瑞士,是品牌的簽名式標誌。

後記

訪問當日,Michael和Graeme一口氣接受了五個訪問,跟我們做的,是當日的最後一個。整個對談雖然只有十五分鐘的時間,但兩子也卻能談盡過去與未來,誠意十足。而明顯地,Michael的表達能力和交際手腕比Graeme強,但說得比較概念化;Graeme的話不多,比較內斂,但卻字字珠璣。他們彷彿是一個凸一個凹,互補長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