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十一點,忽然思潮澎湃,很想閱讀。趁書店打烊前,買了占士金馬倫導演的傳記《預見未來的人》,然後想找個寧靜的空間去閱讀。在銅鑼灣找了良久,連鎖咖啡店快要關門,所謂的咖啡室全是人聲稠密的嬉戲場所。深夜的香港,甚麼都有,就是沒有一個可供閱讀的角落。
所以很懷念台灣,它有通宵營業的書店,不論何時仍有大批愛書人在駐紮;亦有適合深宵閱讀的茶座,一杯百香果茶加一件美味的西餅,愛坐多久便多久,從來不會遭人白眼。相反在香港,當我們忙碌了一整天,吃過晚飯,準備靠閱讀去洗滌心靈時,圖書館已經關門大吉,通宵書店最後亦生存不了。拿着一本書,總覺無處容身,難怪別人稱這地為「文化沙漠」。
也只能怪自己,永遠不能在家中閱讀,因為家裏有電視、電腦、微波爐,以及睡床無休止地向我招手。閱讀,雖然是十分個人的活動,但亦很受周圍的氣氛影響,當坐在肅靜的圖書館內,人人皆聚精會神埋頭苦讀時,四圍的人便很易被感染,一起增值。我就是愛在這樣的環境中閱讀。
後來,惟有走進港鐵站,漫無目的地登上某列車,懶理它朝向哪方,只顧低頭閱讀。原來,深宵中的港鐵是不錯的閱讀平台,人煙少,車廂又挺寧靜,一個小時接近免費的「旅程」,夠我消化近百頁書本。然後坐最後一班列車回家,自我感覺充實了不少。下次閱讀無門,不妨一試。
導演及電台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