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愛製造50載

可愛的威力究竟有多大呢?望望可愛文化始祖日本,卡娃兒商品龍頭大哥Sanrio適逢今年50周年,單憑旗下的吉蒂貓(Hello Kitty),每年獲取高達50億美元進帳,經濟效益龐大。影響力亦驚人,衝出日本於香港等亞洲地區同獲眾多女粉絲垂青,就連日本政府亦要請她作旅遊大使。

世人受落的還有以眼大大公仔為主流的動漫事業,而Cosplay一族、Lolita族群及女僕咖啡廳等,各地不乏追捧模仿,令卡娃兒文化成為了國際共通語言。

可愛=無害

要追溯這股可愛風氣,應該從Sanrio開始,創辦人辻信太郎於1960年開設山季絲綢公司,於1962年轉型搞禮物商品,開始設計一系列可愛角色,隨着1974年由設計師清水侑子設計吉蒂貓,為可愛文化開展了榮景。

中大日本研究系導師劉正認為,吉蒂貓無口,兼且頭過大、企唔穩般,表現得相當無侵略性,從而令人產生安全感及好感,不過將可愛的對象層大大拉闊,才是大流行的關鍵。他說:「佢打破咗可愛事物係細路專利的形象,既開設了專營吉蒂圖案的服裝品牌,也與Dr Martins等潮牌合作,成功將吉蒂推廣到成人層面,就算年紀大去買都不用怕醜或覺幼稚。」

席捲全球

至於80年代日本動漫崛起時,《IQ博士》、《多啦A夢》、《阿童木》等動畫大熱,憑藉眼大大可愛的造型成功突圍,將日本的可愛文化推廣到亞洲及歐美等地。這種獨特可愛畫風,到今日日本依然善用,劉正舉例說:「日本時下的特產,包裝上總會印有典型的可愛少女圖像作代言,例如其中一款備長炭就設計了一名為備長炭子的少女,銷量因此大幅上升,可見日本使用可愛的廣泛性的感覺,感覺上比香港政府的飛龍標誌印象更深。」

活用可愛

可愛文化再進一步發展,不再單單局限商品,還進一步推廣至現實層面,當下大熱的女僕咖啡廳,侍應由裝扮到語氣都是模仿動漫中可愛女傭形象而產生,得到御宅族大力支持,成了經濟逆市奇葩。更進一步進入藝術領域,畫家村上隆就是將日式卡通融入傳統繪畫內,在歐美舉辦《Superflat》畫展走紅,而他就算跟著名皮包品牌LV合作,也不離可愛主義,將皮包印滿小櫻桃、花朵等圖案,將卡娃兒威力進一步提升。

日系可愛文化經過多年發展,也衍生出更多不同形態及方向,如數年前大熱的洛莉塔(Lolita)族群,恍如洋娃娃的造型及裝扮,就衍生自童話故事的公主角色,更以此為題材開拍了電影《下妻物語》。

網友寵兒

就連日本外務省上年也請來3位分別穿起學生服、Cosplay服及Lolita服的少女擔當「可愛大使」,負責宣傳日本年輕人文化。而最近有秋葉原女僕店店員宣布加入東京都千代田區議員選舉,除了其改善秋葉原經濟的政綱引起話題性,其可愛造型也引發了廣泛報道,成為了網友的寵兒。

LOVELY 香港也可愛

你知政府頒布的資訊,大都充滿說教性及資訊性,難引起大眾注意,而日本政府似乎深明此道,無論出版刊物、公共告示牌、軍方廣告,都會附上可愛公仔作點綴宣傳,Hello Kitty、比卡超、多啦A夢等紛紛粉墨登場。

香港政府最近亦採用了可愛攻勢,出動港產代表麥兜先後拍了多齣注重衞生、搭𨋢安全及雜物阻街的動畫宣傳片。

撰文:張超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