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博百年風光

回首一看,先後舉辦了四十多屆的世界博覽會,原來擁有逾百年發展史。雖然場館的誇張設計及規模、各國科技推陳出新等均叫人目不暇給,而主題也順應潮流作出調節,但始終不離一個大方向:以人類活得更美好作依歸。

始於工業

早在19世紀時期,法國的傳統國家展覽已享負盛名,歐洲其他國家也不甘後人,當時國勢最盛的英國,於1851年提出舉辦倫敦萬國工業大博覽,變成最大型、最受注目的國際展覽。透過歐美十多個國家參與,為期140天的展覽內含展品評比及工藝活動,成為世界首個國際製造業產品的展覽,也創下了參觀人數達630萬人次的成績。

這次展覽被定性為首屆世博,其着重貿易、展示先進科技發明的主題及模式,為往後的世博提供明確路線,更不斷出現舉足輕重的先進發明:例如1855年的巴黎世博的混凝土、鋁製品和橡膠;1862年倫敦世博的縫紉機、印刷機和火車;1873年維也納博覽會的電動馬達等等,劃時代的工業產品成為世博的有力標記。

工業化的主調,踏入1939年紐約世博明顯淡化,開始着重人民生活、文化交流,內容涉及未來如何營造烏托邦、解決國際問題等元素變得顯眼。從紐約世博的「建設明天的世界」、1967年加拿大世博的「人類與世界」、1974年美國斯波坎的「慶祝明日的清新環境」等主題,都可感受那股文化趨勢。

場館大戰

世博發展規模隨着時間愈益壯大,成為吸引遊客的盛事,各地政府開始意識到展覽是宣傳自家的好機會,場館外形規模成為用心經營的項目。由1992年的塞維利亞世博到今日的上海世博,主題變得模糊,取而代之是媒介花更多篇幅談論哪國的場館更華麗更獨特。例如2000年德國漢諾威世博,各國為了打造場館,竟投入1,300萬歐元。

另一方面,世博到了21世紀,覆蓋科技發明及文化交流層面的同時,更對「可持續發展」、「環境保育」等題目着墨更多:漢諾威世博就把保護資源作為一個議題、2005年日本愛知縣世博則用「自然的睿智」為主題,強調「重新連接人類和自然」。

世博歷史知多啲

1851 於倫敦海德公園的水晶宮舉行,以優秀工業作品展覽為主,打造了世博的雛形。

1928 負責協調管理世界博覽會的國際組織國際展覽局(BIE),於1928年設立,總部位於法國巴黎。

1933 美國芝加哥世博是首次有主題的世博會,主題為「一個世紀的進步」。

1958 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舉行戰後首個世博,主題為「科學、文明和人性」,其中一座原子能結構的球形展館,被喻為代表人類進入科技進步新世紀的象徵。

1970 大阪世博吸引76個國家、4個國際組織參展,遊客人次超過6,400多萬,是迄今歷史上參觀人次最多的世博。

1992 哥倫布發現美洲500周年,西班牙政府在塞維利亞舉辦了世博會,把博覽會的主題命名為「發現的時代」。

1993 韓國大田博覽會,是首次由發展中國家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標誌着世博不再是發達國家的特權。

2000 德國漢諾威世博會,參展國家和組織共計172個,創下了世博參展國家、地區和組織最多的一屆。

撰文:張超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