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非生態考察 跟土著學保育

生物多樣性的保育,是地球生態系統循環的主要因素。奈何城市發展、全球暖化、過度砍伐等影響,均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早前一群大學生便遠赴東非肯尼亞考察,了解當地大自然神秘面貌、當地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融合,不禁令他們體會、領略及珍惜生物多樣性所衍生的各項價值,以及對各項保育議題有另一番體會。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梁偉德 部分相片:由受訪者提供

非洲探索之旅

今年是聯合國「國際生物多樣性年」,最近K11以「Spice Up, Africa !」為主題,舉行一系列關於非洲自然動物生態的活動,包括相片展覽、導賞團等,展示去年由K11贊助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考察團,遠赴東非肯尼亞著名野生動物保護區瑪沙瑪拉(Masai Mara)的成果。

兩星期生態探索之旅,能有機會近距離感受大自然的浩瀚,參與是次考察的22位學生,當然感到雀躍萬分。非洲是野生動物的天堂,黑犀牛和白犀牛是非洲兩個不同種的犀牛,在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內,黑犀牛被列為極危狀態,白犀牛則被列為近危,肯尼亞有500隻,而他們看到其中兩隻,覺得非常感動。同時,體驗人類與大自然息息相關的聯繫,也帶給他們不少反思。

學生分享

Dora:人類與生態的融合

自細已喜歡收看《National Geographic》這類關於大自然節目的陳秀珠(Dora),在今次旅程中,曾目睹不少驚險場面,至今仍歷歷在目。有日在紅鶴湖(Lake Nakuru),該處聚集一百萬隻紅鶴,場面之壯觀,已教她興奮萬分。在眾多紅鶴中,Dora留意到有隻可能因受了傷,而行動較不靈活,離牠約5米範圍,有隻土狼竟虎視該紅鶴一段時間,最後土狼更活生生吞噬了那隻紅鶴。

對於我們城市人來說,人類處於食物鏈中最高位置,一般都是人類吃動物,很難想像人類要與動物「爭地盤」求存。有晚他們睡在野外的帳幕,當地部落的人叮囑他們要如何保護自己,以免受動物襲擊。原來當地人與獅子搏鬥乃平常事,令Dora深深體會到,他們真的完全融入生態食物鏈中。

Milka:生態旅遊的平衡

問到鍾慧妍(Milka)為何選擇這個大學課程?她的答案很有趣,就是因為喜歡睇靚事物,而大自然的美麗,往往令人感到驚嘆,心靈為之感動。除了非洲生態環境外,當地人的環保意識亦令她印象難忘。肯尼亞雀鳥種類繁多,多達1,140種,數字驚人,隨時隨地都看到雀鳥,而且差不多所有人都擁有豐富的雀鳥知識,就算是負責打掃的年輕人,也對雀鳥瞭如指掌,令她嘖嘖稱奇呢。

生態旅遊是當地重要的經濟支柱,但工作人員有時為了滿足旅客對某生態的好奇心,而對其他生態環境造成影響,不禁令Milka反思到,究竟生態旅遊是否對當地人製造壓力?她認為,氣候的變化,令世上的物種變得愈來愈少,她希望畢業後,可投身保育工作,與別人分享保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