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藝術學生走進印度

我們扭開水龍頭便唾手可得的食水,對偏遠山區的村民來說,卻要千辛萬苦才可取得,還要定期前往山上的水塔進行清潔維修工作。早前一群香港教育學院的學生便前往印度做義工,其中一位有以下分享。「以前覺得要親身到外地,才可幫助別人,現在卻有另一番見解,其實人在香港,同樣可以幫助到全世界。」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黎劍華

部分相片:由受訪機構提供

培養全面品格

在每個成長階段,我們都有不同的學習榜樣,教師就是學生時代的重要學習對象之一,對學生確實影響深遠。培養學生卓越的專業素養是香港教育學院的重要發展範疇之一,除提供優質的教育課程外,該校還安排學生參與不同的社會服務活動,得以全面地體驗學習。

幾年前,該校便展開社會服務體驗計劃,透過跨文化及國際服務體驗的機會,加強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如領導、協作、自我管理、解決問題、批判性思維等。去年聖誕假期,便有多組學生遠赴印度、菲律賓及柬埔寨參加義工服務。

義工重新定位

主修中學視覺藝術的張麗婷及吳鎮豪,早前與其餘9位同學,一同前往距離印度德里10小時車程的小村落──Shamaghat,於當地村民的家庭暫住兩星期,經歷了一次難得的海外體驗。他們異口同聲表示,是次活動不但擴闊國際視野,加深對環保的認識,更對社會服務有了新的體會。

吳鎮豪說:「今次令我對義工服務重新定位,義工多數牽涉勞動工作,如協助村民清除山路的雜草,其實知識對改變命運更加重要,我們常跟當地機構討論如何讓當地婦女自力更生,例如把手工藝製成品運去市中心售賣,反應不俗,但因運輸等問題而難以繼續。若問題得以解決,應可改善生活。」

珍惜教育機會

對這群準教師來說,今次親身體會到落後國家的教育情況。吳鎮豪說:「當時正值聖誕假期,如果是香港的孩子,一定玩個夠,但當地孩子仍用心溫書。當知道我們修讀視覺藝術課程,更給我們看他們的圖畫。他們每天要步行兩小時,走到對面山的學校上課,所以很珍惜每個學習的機會。」

張麗婷說:「在香港,未必深切體會到全球暖化,但當地村民卻受這問題的困擾,雨季真的縮短了,他們要用盡方法儲蓄雨水,只用一碗水就洗淨用膳後的器皿。他們很珍惜所有資源,更不會浪費食物,讓我們感受到他們如何與大自然共處,畢業後大可與學生分享這些經歷。」

課程名稱:中學視覺藝術教育榮譽學士課程

舉辦院校:香港教育學院

查詢網址:www.ied.edu.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