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初期病徵不明顯,若處理不當,可引發很多嚴重併發症。近年更有年輕化的趨勢,十來歲的年輕人也可能成為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據世界衞生組織估計,1995年至2025年間,20歲至44歲的糖尿病者會增加一倍。美國南加州一項調查更發現,當地孕婦患糖尿病的情況有增加趨勢,人數在7年間增加一倍。
糖尿病有兩類
糖尿病一般可以分為兩大類型,分別是第一型糖尿病(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及第二型糖尿病(非胰島素依賴型糖尿病)。前者最常見於孩童以及年齡在三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必須每日注射胰島素。其致病原因未明,可能是由於胰臟內製造胰島素的細胞被破壞、胰島素的分泌缺乏或衰竭,部分是遺傳、自體免疫系統出現毛病所致,發病快速。
第二型糖尿病者通常年齡超過三十歲,多發生在肥胖者或老人家身上,致病成因是體內胰島素分泌不足、身體器官(尤其肌肉)對胰島素敏感度降低,發病速度慢,且大部分沒有徵狀。治療方法有別於第一型,大部分第二型病者可透過飲食、運動及藥物(口服/注射)控制病情。
病徵易被忽略
糖尿病的病徵,包括多尿或小便頻密、容易疲倦、經常口渴、食量大增和容易飢餓、體重減輕、皮膚或陰部痕癢、傷口較難愈合、視力模糊等。初期病徵並不明顯,易為人忽略。主要影響全身血管,尤其是細血管,而腦部、心臟、眼睛、腎臟、腳部等都是最多細血管集中的器官。
血糖過高會令血管受到破壞,若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漠不關心或處理不當,便造成很多嚴重併發症。眼部併發症如視網膜病變、白內障、青光眼、眼底出血等,嚴重的更可導致失明;另一最常見併發症發生在腳部,高血糖可令腳部神經損壞,導致足部容易受損、潰爛甚至壞死,最終導致截肢。這病無聲的侵襲身體,當我們開始察覺腳趾出現麻痹的感覺,已不知發病了多少年,待發現時已太晚了。其他併發症還有腎衰竭、冠狀動脈栓塞、心臟衰竭、腦中風等。
少吃甜味食品
糖尿病並無徹底治愈的方法,只要有效地把血糖維持在正常的標準數值,應不成問題,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是重要的一環。患者要避免吃甜味的食物,如汽水、加糖果汁、蛋糕、糖果、朱古力、甜品等。1罐汽水約等於16茶匙糖,為健康着想,還是戒口為上策。患者應多攝取高纖維食物如蔬菜、豆類、燕麥等。纖維是一種身體不能分解的碳水化合物,並可分為水溶性及非水溶性,後者可增加飽肚感,有助減少食量;亦可延緩餐後血糖上升的速度,有助控制血糖水平。
患者應避免暴飲暴食,以免胰島素在短時間內加劇產生,令身體難以負荷,最理想是少食多餐,菜式要清淡、食物分量要輕盈,好讓體內胰島素常維持在一定的水平。如果你有「大肚腩」(男性腰圍達90厘米或以上,女性腰圍達80厘米或以上),即屬「中央肥胖症」,患上第二型糖尿病的風險就更高。做適量的運動對健康也很重要。
膽固醇影響心臟
膽固醇過多,可積聚在血管壁上,造成血管漸漸硬化、狹窄,影響心臟健康。身體內的細胞,尤其是肝細胞,可製造膽固醇來維持正常機能。此外,我們亦可從食物中吸收膽固醇,但食物中的膽固醇含量不一,通常源自動物食品的飽和脂肪。植物性食品則多含不飽和脂肪酸。動物食品,如全脂奶、蛋類、食品油、脂肪(尤其是飽和脂肪),都是屬於高膽固醇食品,不宜多吃。
撰文:黎雅麗 部分攝影:黎劍華
模特兒:Perry(Talent 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