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諾貝爾獎,有兩位得主的遭遇令人慨嘆,嗟怨不公。四十多年前已研發光纖的高錕在飽受老人癡呆症折磨時才獲物理獎。上任還不到一年的美國總統卻奪得和平獎。前者是遲來的光環,後者是預支的榮譽。奧巴馬及諾貝爾獎評委備受輿論質疑,而高錕夫人則很感觸地說:「每位科學家都對諾貝爾有夢想,就如很多人夢想中六合彩一樣……如果早一、兩年,他就可以醒啲去領獎。」
時也、命也、運也!這是呂蒙正飽受世態炎涼的肺腑之言,並非迷信宿命。二千多年前,萬世師表、儒家始祖孔子已明確指出:「不知命,無以為君子」;「死生有命,富貴在天」。不論社會如何進步、文明,也擺脫不了天時、命運的管轄。一切都在命,半點不由人,食幾多,着幾多,都有定數,怨不得,妒不得。
孔子是學者的學者,教授的教授,他樹立的人文科學豐碑,至今無人超越。呂蒙正的命運與鄧小平相近,三上三落,三次出任丞相,晚年封萊國王,授太子太師,他寫了《破窰賦》為皇帝教仔,賦中說,他失運時,日到僧院討飯,夜住破寒窰,衣不蔽體,食不充飢,上人憎、下人厭,罵他賤,但他知道這不是賤,只是時也命也運也!
方向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