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如果唔係有熱心人士捐血,我唔會支撐到咁耐。佢哋捐出嘅每一滴血,都為我延長多一分鐘生命。」骨髓纖維化康復者梁嘉兒在○二年間曾接受多達廿六次捐血保命,最後成功移植骨髓,並感激歷來捐血市民的幫助。而黃氏一家四口的捐血次數高達四百多次,兩名子女在十六歲生日當天更獻出「第一滴血」,希望讓生命活得更有意義。
廿五年後需求增25%
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去年共有廿一萬人次捐血,比前年上升百分之三。六十歲或以上人士的用血量佔整體六成,因人口老化,紅會預計廿五年後,本港捐血需求將增加兩成半,呼籲年輕一輩多捐血救人,發揚無私精神。
現年五十三歲的梁嘉兒,○二年中因身體容易感疲累、黃昏時更出現低燒等病徵而求醫,最後確診患骨髓纖維化,影響體內造血功能,急需骨髓移植。礙於當時正值兒子會考及女兒參加升中試,為免影響兩人學業,她冒險延遲做手術,期間靠輸血保命,幸而終於同年十月順利移植骨髓。她昨在紅會的捐血頒獎禮上指出,體內的血液猶如聯合國,靠不同人士所捐的血維持生命。為感激陌生人的無私奉獻,她康復後到紅會做義工,幫助其他有需要人士。
另一名淋巴瘤康復者呂慧貞,早年因患十厘米大的腫瘤需進行骨髓移植,術前曾接受廿三次輸血。她直言,求學時捐血只為取紀念品,現時才得知捐血的意義,並鼓勵親友捐血救人。
除了令病人受惠外,好心人亦在捐血過程中感到有意義及快樂。黃氏一家四口的捐血次數高達四百多次,今年五十三歲的爸爸黃永堅自十七歲起開始捐血,至今捐血三百四十多次,令無數人受惠,他更鼓勵太太、兩名子女一起捐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