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躺滿病人的帳篷內,塞爾雅的頭上包紮着繃帶,等候醫生檢查。上月中,她和丈夫、大女兒都在斯里蘭卡北部的衝突地區瓦尼受傷,卻只能用衣服包着傷口止血。第二日,他們終於逃離戰事,但塞爾雅因擔心與家人失散,拒絕了即場醫治的機會。兩日後到達臨時營地,發現醫院已擠滿病人,結果又多等了兩天才有醫生替塞爾雅醫治,和轉介她到無國界醫生的臨時醫院,當時她的傷口已受到感染。
塞爾雅的鄰床躺着十八歲男孩戴倫,他身體多處受傷——手臂和肩膀三個月前受了槍傷,炮彈碎片陷入了膝蓋整整一周。膝蓋受傷後,他用一塊自製的繃帶包裹着傷處,蹣跚地走了兩天離開戰區,然後才被送往臨時營地包紮傷口,之後三天卻並未得到任何護理,令傷口的感染不斷擴散。輾轉多天,他才終於被送往無國界醫生的臨時醫院接受適當的治理。
另一方式參與救援
斯里蘭卡仍有數以百計的人像塞爾雅和戴倫一樣,在戰事中並未得到所需的醫療跟進護理,只要當局許可,無國界醫生便會着手增加外科及一般醫療服務,以滿足當地的嚴峻需求。或許大家未能親身參與無國界醫生的救援工作,但仍然可用另一種方式與志願人員並肩作戰。請即參與「無國界醫生日」,捐一日人工,為無國界醫生當一日義工。請瀏覽網頁www.msf.org.hk/msfday。
無國界醫生幹事 魏保珠
無國界醫生香港辦事處網頁:www.msf.org.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