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金融海嘯下「打工仔」甚恐裁員減薪,不少人更因此深感頭痛。有藥劑師團體訪問約五百名在職港人,發現自金融海嘯半年內,他們平均出現近七次頭痛,每次持續逾兩個半小時,逾六成受訪者認為頭痛與工作因素相關。一成半人於金融海嘯後頭痛明顯加劇,其中保險金融業、零售旅遊業及進出口業為重災區。
投資零售旅遊業重災
醫院藥劑師學會的調查訪問五百零五名三十至四十九歲在職人士,被訪者自去年九月至今年二月,平均錄得六點九次頭痛,每次平均持續一百六十分鐘;以十分為滿分,平均頭痛程度為四點三分。六成二受訪者認為頭痛與工作因素有關,包括工作量增加、失業、減薪及與同事或上司發生衝突。有近一成半受訪者明確指出金融海嘯後,頭痛明顯加劇,頭痛次數、持續時間及痛楚程度分別增加三、四及五成。其中保險金融及投資業、零售飲食以及旅遊業,和進出口貿易業等三大行業為重災區。
該會教育總監崔俊明指出,調查發現受訪者平均忍痛逾兩小時才會服止痛藥,一成三人忍痛六小時才服藥,認為或因市民對止痛藥存在誤解。以現時最常用的止痛藥「撲熱息痛」為例,不少人擔心藥物會殘留於體內,其實該藥在人體停留五至十五小時便會排清;亦不會出現藥效減退或傷腸胃等情況。
家庭醫學專科醫生李宏逸指出,經常皺眉、過於用力咀嚼等均會對頭頸肌肉造成疲勞,引發壓力性頭痛,醫生會先以非藥物治理,例如教導患者放鬆及休息等,若無效才會處方止痛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