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重點
懷胎十月迎接新生命本是令人喜悅的事,但若稍一不慎隨時會變成噩夢。婦女懷孕期間乳房會腫脹及分泌物增多,不少人以為理所當然而掉以輕心,這可能是患乳癌的徵兆。有外科專科醫生指,女性懷孕時賀爾蒙分泌改變,會刺激腫瘤細胞生長;一般來說,胎兒近三十周或以上已發育成熟,建議準媽媽可先做腫瘤切除手術,待誕下胎兒後再接受化療及電療。
外科專科醫生羅嘉寶指,每一百名乳癌病者中,約三人在懷孕期間或生育後發現乳房腫瘤;大部分患者在懷孕前已潛在癌細胞,至懷孕期間由於賀爾蒙分泌改變而激發癌細胞快速生長,腫瘤性質也較惡。
胎兒發育成熟併發症低
不少準媽媽在懷孕十一、十二周時開始出現乳房腫脹、分泌增多,但是未能摸到硬塊,往往因此不以為意。羅指出,孕婦可以及早進行超聲波及抽取組織檢查,並不會對胎兒構成影響。
羅嘉寶表示,乳癌患者若是懷孕初期,一般會選擇中止懷孕以接受治療;若胎兒近三十周或以上,建議孕婦先進行手術切除腫瘤,然後生產,再接受化療及電療。
由於胎兒此時已發育成熟,即使早產,出現併發症的機會亦較低;反而,孕婦在接受腫瘤切除時較危險,包括會刺激子宮收窄致早產、乳房充血過多導致流血發炎,而孕婦心肺功能需負荷兩條生命,麻醉時風險也較高。
三十六歲的陳女士(化名)去年懷第二胎,懷孕初期感到乳房腫脹,以為只是乳腺增生,從未想過要檢驗。她希望日後餵哺母乳,經檢查後赫然發現左邊乳房長有一個五點四厘米大的腫瘤,「我當時腦內一片空白,只想着一定要好番,先可以照顧BB!」
她原本可接受化療,縮小腫瘤體積,但她擔心化學藥物會影響胎兒,堅決在胎兒二十九周時才進行手術,把整個乳房切除,而嬰兒在三十四周出世後,她始接受化療及電療。陳女士欣慰地說,自己現在已康復並繼續工作,兒子亦十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