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產業大「疫」轉

在疫情驅使下,全球產業出現了天翻地覆式轉變,很多以往被視為沒有機會或最少要數年時間才能形成的趨勢,一下子就活躍起來!究竟一眾產業最新戰況如何?未來主打的又是甚麼?

零售 網購熱有增無減 商家謀轉型

受疫情肆虐,今年全球多國不是實施封鎖措施,就是要求民眾進行社交隔離,帶動目前年終假日的網購熱潮更火熱。

根據麥肯錫發布的一份調查顯示,37%受訪者聲稱有意在今年年終假期增加網購支出,僅有10%擴大實體店消費。這項調查在今年9月進行,接受訪問的消費者有3,500人,遍布於美國、英國、中國、德國與法國。

自從這項調查完成後,疫情又再次捲土重來,導致英國、德國與其他歐洲多國再次實施封鎖措施。因此,麥肯錫預測這些國家的消費者很可能重回網上採購,意味較調查時更進取。該公司又發現,基於安全與不確定性的考慮,今年消費者的網購模式也與往年不同。

麥肯錫指出,在今年的年終假日,許多消費者多轉向高人氣的應用程式與網站進行採購,而且他們多利用網絡下單、實體店取貨的方式來確保購物安全與便利。由於擔心供應鏈可能受到干擾,消費者也傾向提早採購,避免貨品抵達的時間受到延誤。

中美節日網購額破頂

事實上,根據多家電商提供的數據所顯示,11月網絡銷售均報捷。例如阿里巴巴(09988)與京東(09618)在「雙十一」就創造約1,150億美元(約8,970億港元)的銷售新高紀錄。至於東南亞的Lazada電商網站在該購物節開鑼的第一個小時,銷售額也急增到逾1億美元(逾7.8億港元),其母公司是阿里巴巴。至於美國「黑色星期五」的網上銷售也暴增近21%至90億美元(約702億港元)的紀錄高位,之後的「網購星期一」銷售額更勁升到108億美元 (約842億港元)。

分析認為,網購已成為主流趨勢,傳統零售商已加大對網上管道的營運,預期明年網購熱潮仍持續,也促使零售業透過投資、收購及與網上市集合作,增加網上平台活躍度。

鋼鐵 美廠喜獲訂單 重啟閒置產能

拜居家消費者落單所賜,產品對原材料的需求急增,美國鋼鐵廠商近來積極增產以應付大量訂單,也帶動美國國內鋼鐵價格大升。

今年春季疫情爆發之初,客戶取消大量訂單,並關閉廠房,以遏止病毒蔓延,導致美國鋼鐵廠的扁軋鋼捲產能約有三分之一停擺。不過,在一、兩個月後,許多工廠重啟營運,主因是消費者居家購物,汽車、家電和機械產業對鋼鐵的需求再度回溫。

原材料價格倍升

根據標普資料,自8月初以來,鋼鐵生產的主力「熱軋鋼片」基準價格已倍增至每噸900美元(約7,020港元),創兩年高位。鋼鐵經銷商指出,價格飆升及鋼鐵產能有限,甚至一度引起製造商恐慌性搶購。

芝加哥鋼鐵經銷商Lapham-Hickey董事長Bill Hickey表示,有些產業的採購量已超出他們的需求。

近期鋼鐵需求強勁令該產業高層大感意外,畢竟鋼鐵業不只是疫情期間受創,其實在疫情前早已經歷一年多的低潮。目前當地鋼鐵廠在春季的閒置產能大多已恢復生產,但供應增長仍趕不上訂單湧入的速度。

由於訂單踴躍,鋼鐵廠交貨周期已從今夏的4周拉長到10周,根據經銷商指出,鍍層鋼和其他必須加工的鋼品,客戶等待期可能最長達3個月。

服飾 「在家運動」帶挈lululemon績優

疫情造就「在家工作」潮流,讓消費者偏向添購休閒服飾,也讓愈來愈多人選擇「在家運動」,刺激以瑜伽為靈感起源的加拿大運動服裝品牌lululemon上季(截至11月1日止)同店銷售按年增19%,收入及盈利雙雙增長,但近日歐美疫情惡化,令該公司對本季展望趨向保守。

上季淨利潤按年增長12%

該公司上季收入按年增22%至11億美元,淨利潤按年增12%至1.4億美元,同一期間毛利率也從55%增至56%。行政總裁Calvin McDonald說:「我們大幅領先同業。」

相較其他門市集中在購物中心的服飾品牌,lululemon經營路線以獨立門市為主,正好搭上近年席捲全球的運動健身風潮,故在疫情爆發前,業績表現已較許多同業亮麗。

今年初疫情爆發後,公司也迅速調整策略,先是在6月投資5億美元收購居家健身器材開發商Mirror,又配合網購趨勢投資增加官方網頁新功能。疫情爆發初期各國政府下令封城後,許多零售商強迫員工放無薪假,但公司堅持不放無薪假,也不縮減工廠訂單。

這項策略在初期雖然讓公司承受龐大壓力,且門市庫存一度暴增,惟在今年夏天各地陸續解封後,公司反而能立刻調派人力支援門市恢復營業。公司上季實體門市同店銷售雖較去年同期下滑17%,但門市生產力相當於疫情爆發前的83%。

直銷收入比重高達43%

此外,公司鼓勵客服中心員工在家上班也帶動業績增長,使上季直銷收入按年增94%,佔總收入比重從去年同期的27%增至43%。

不過,公司面對年終購物季卻不敢太樂觀,因歐美新增確診病例再創新高,導致許多地方政府再度實施封城,並嚴格控管實體門市流量。

科技 韓ICT產品出貨量連漲6個月

受網絡世代急升溫帶挈,南韓資訊通訊科技(ICT)產品海外需求暢旺,11月出貨量不但按年增近16%,並且已是連續6個月增長。另外,同期出口美國的ICT產品也大增近兩成,連創11個月按年增長率皆升的紀錄。

晶片出口增至86億美元

根據最新數據,11月相關產品海外出貨量為165.6億美元,較2019年同期為143億美元錄增長。同時,ICT產品在進口方面也增長14.2%,達到103.8億美元,產生貿易順差金額為61.8億美元。

若細看項目內容,晶片出口大增16.1%,達到86.7億美元,而記憶體晶片同步增長7.3%,為51.9億美元,足見全球對科技產品的需求強烈!其中,11月顯示器出口按年增27.7%,為21.8億美元。而在美國強烈需求推動下,智能手機海外營業額在年終購物季結束後,大增近25%,也是達到21.8億美元。

若按照出口地區來分,對中國出口增8.1%至77.2億美元,主要輸出產品是晶片和移動產品,目前中國也是南韓最大貿易夥伴。同時,因顯示器需求暢旺,對越南出口增加35.2%,為28.3億美元。出口美國方面則大增近兩成,達到18.7億美元,也是連續11個月出口美國ICT產品按年上升。不過,受累關係轉差,南韓ICT產品出口至日本按年減少13.8%,為3.3億美元。

電動車 內地鋰電池龍頭印尼建廠

疫情催生電動車需求,在不斷增加下,電動車電池固然受惠!中國內地鋰電池供應「龍頭」寧德時代(300750.SZ)計劃在印尼建設一座鋰電池工廠,總投資額50億美元(約390億港元)。

鎳產豐富 乘勢打造產業鏈

印尼海洋與投資事務部副部長Septian Hario Seto表示,寧德時代的鋰電池工廠預計將於2024年投產,目前寧德時代已與印尼國有礦業公司PT Aneka Tambang簽署協議,要求寧德時代確保60%的鎳在印尼被加工成電池,因印尼不希望寧德時代將印尼出產的鎳,運到在國外進行加工。

數據顯示,印尼擁有全球將近四分之一的鎳金屬儲量,該國希望利用鎳藏量優勢、廉價的電價,以及低成本勞工等,加速建立國內電池供應鏈。事實上,除了寧德時代,南韓LG集團旗下的LG Chem近期也宣布,將在印尼投資鋰電池產業鏈。

醫療 瑞士Relief研抗「疫」藥 成股王

要數疫情下的「股王」,應是瑞士生物科技公司Relief Therapeutics!公司旗下藥品RLF-100用來治療新冠肺炎的人體試驗近期獲得正面結果,推動公司市值急速攀升。年初以來股價漲幅高達380倍,市值也在最近4個月內暴增10倍以上。

人體試驗獲正面結果

回顧今年7月底Relief市值不到一億瑞士法郎(約8.5億港元)。該公司在8月10日宣布,RLF-100在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擴大取得計劃授權之下,已在21位新冠肺炎患者的人體試驗中獲得正面結果。消息公布之後,Relief市值一度衝破16億瑞士法郎,近日市值回到10億瑞士法郎左右。

RLF-100是合成劑,注射於人體後會集中在肺部,刺激肺部免疫反應並協助產生肺表面活性物質,有利血氧輸送。這款專利藥在2000年面世,當時主要用來治療急性呼吸困迫及其他肺病。今年初疫情爆發後,Relief發現該藥有助保護細胞不受冠狀病毒攻擊,因此投入新冠肺炎療法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