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在美元上升和商品價格下跌期間,投資者對新興市場的情緒會趨於低迷。
外國投資湧入和一系列資產泡沫加劇了危機。與此同時,美國聯儲局開始加息,導致美元上升,因此以美元計價的債務的償債成本也愈益高昂。
泰國解除泰銖與美元掛鈎的舉措使亞洲經濟體處於弱勢,可能受到投機性貨幣攻擊。然而,亞洲金融危機已過去二十年,許多新興市場的經濟狀況比當年堅實得多。投資者毋須過於關注美國正在發生的事情,應多關注國家本身的實際發展。
其實,新興市場已從過去的危機吸取教訓,加強了政策和治理。此外,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已不像幾十年前那般依賴於商品。因此,商品價格波動所帶來的影響減弱。有趣的是,兩個最引人注目的新興市場——印度和中國,都是石油和商品的進口國。由於美元上升,這兩個國家均將受惠於商品價格下跌。
當然,美國政策變化仍然可能為外債高企的新興市場國家帶來痛苦。然而,我們注意到大趨勢轉變。亞洲貨幣政策不再與美國利率高度綁定,而是更與本地增長和通貨膨脹狀況相關。
儘管美元升值帶來了一定影響,但是亞洲金融危機之後的這些年裏,亞洲新興金融市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表明今天的新興市場基本面更有韌性,具備抵禦一九九七年金融危機重演的能力。
我們相信市場正積極發展—在亞洲金融危機中受創最嚴重的國家,藉由其經濟增長、金融改革和地方資本市場發展,帶來許多正面變化。
如泰國、馬來西亞和中國現在已有經常帳戶盈餘。於一九九七年,泰銖崩潰被證明是亞洲金融危機的導火線。今天,泰國基本面已有很大改善,經常帳戶盈餘超過400億美元,部分驅動力是旅遊業、汽車出口及不斷增長的紡織業。
整體而言,新興市場經濟體的槓桿率,實際上低於已發展經濟體。由於並非所有新興市場所持有的債務均以美元計價,因此這一個差距可能帶來一定的喘息空間。
美國聯儲局近期加息立場軟化,意味市場對美國再次加息的預期已經下降。如果美國在二○一九年全年不持續加息,加息周期或放緩。與此同時,鑑於美國經濟增長可能放緩,美元或在一定程度上趨穩,甚或疲軟。
與二十年前相比,現在亞洲新興市場的金融市場與核心基本面,受到美國政策影響的程度很可能較以往低。我們認為,新興市場對美元上升的容忍度比以前更大。
富蘭克林鄧普頓新興市場股票團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