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網絡上,正熱炒一份著名投行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分析員的年度十大預測。表面來看,與年終結果確實有較大出入。因此,很多輿論興奮地認為,知名投行預測太不靠譜,專業水平應大加鞭撻。進而有激烈輿論,批評投行的研究對社會誤導太大,應該為大批小散股民的金錢損失負責。
第一,僅就年終結果看年初預測質量,思路太簡單了;第二,筆者也認識這位中金策略分析師,前同事,他的專業水準很讚,網絡誤解而已。
投行定期寫策略報告,相當於工廠不斷生產觀點。在十幾年前的古典年代,觀點流轉是通過銷售經理通過電話、電郵發送給交易客戶的。如果客戶有興趣就某個問題和數據,需要與策略作者深入交流,則銷售經理安排研究員與客戶單一交流。
在這個過程中,觀點的正反對錯其實並不是最重要的,最有價值的是訊息充分交流。一般而言,賣方(投行)研究,無論是宏觀還是策略,會做得較為廣泛而詳實,而買方(基金)研究則做得較為實戰而垂直。前者,要照顧到所有專業客戶,必須俯視整個社會,甚至全球經濟,因此立意較為宏闊。後者,只關心自己的倉位和重心,肯定是傾向於精準布局。
在這個交流過程中,雙方可就不同的訊息、思路和邏輯做充分碰撞。賣方試圖說服買方跟隨,買方則給予力度不同的反擊或挑戰。在「對戰」過程中,近期、中期的布局將逐步呈現。這才是專業機構的交流方式。而且,由於這種交流是一對一,最重要的是把最新訊息、判斷和變化,做及時雙向溝通,這才是核心價值。
市場瞬息萬變,交易錯綜複雜,文字是死的,人是活的。交易市場裏,誰還會緊抓住某句策略的只言片語頑固不變,誰還會糾纏於某個標題而遲疑不決?那必將被淘汰。
可惜,古典年代過去,訊息超限時代到來。現在的投資諮詢滿天飛,人人都懂一點皮毛,幾十萬自媒體生產各種奪人眼球、斷章取義的財經觀點,要麼語不驚人死不休,要麼根本沒有數據或分析體系支持,當然會造成持續不斷的重大財經輿論誤導。
再說一次,這次網傳的中金2018十大判斷基礎,很大程度上建立在過往訊息上。而一八年內發生的很多大事,如關稅戰、油價大起落、歐盟分裂潮、加密貨幣崩盤,能猜到一個就是大羅金仙!這些事件,一旦在年內發生,很多年初的策略判斷就須立刻調整甚至反轉,無論是賣方或買方,皆須如此。怎麼還有人雙眼緊閉,秉持年初的一句話靜止不動的坐等年終帶來呢?如果有這樣的佛系人士,千萬不能管錢,最好去從事鑽石行業,因為鑽石恒久遠,一顆永流傳。
寫此文,並非為前投行老友站台,而是提醒廣大財經讀者,千萬不要被某些流傳出來的研究報告所迷惑,你哪裏知道這些公開文字的時效性?你哪裏知道有了甚麼最新變化?
投資,簡單兩個字,在高度訊息化時代,其實是更專業、更艱難的事情,不是在上班時擺弄手機,或翻翻微信就可決勝千里之外的。
資深金融人士,曾任中金公司財富管理部執行總經理,現投身互聯網金融創業。
作者:吳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