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與展望:大行唱淡人幣 下季或跌至7.1

中美貿易戰及貨幣政策背馳,拖累人民幣在一八年顯著貶值,年初至今累跌5.15%。內地為了守「七算」的關口,重推外匯遠期風險準備金及逆周期因子,甚至傳出中國人民銀行不惜動用外匯儲備「護價」。

在岸人民幣在今年首季表現良好,但隨着中美貿易戰開打,市場對中國經濟放緩的憂慮升溫,匯價於三月底見頂後拾級而下,美國在今年內四度加息,中美息差收窄刺激資金流入美元,人民幣貶值及走資壓力與日俱增。

提高沽空成本遏炒風

人行在八月連出兩招穩定匯價,包括開徵20%外匯遠期風險準備金,以增加炒家沽空人民幣成本,並重啟中間價制訂機制引入「逆周期因子」,即在釐定翌日人民幣中間價時,加入對沖市場情緒因素,以抑制非理性投機活動。

不過,人行出招未有成功令人民幣即時「止瀉」,在岸人民幣在十月低見每美元兌6.9799元人民幣,較年內高位累貶10.5%。

人民幣在第四季下試七算心理關口,市場隨即盛傳人行透過中資大行干預市場「護價」,甚至考慮動用外儲,加上在香港首度發行200億元人民幣的央行票據,市場理解為部署打擊人民幣淡友,終成功令匯價靠穩。

截至十二月二十八日,在岸人民幣收報6.8658,離岸人民幣亞洲時段則收報6.8769,每百港元兌87.95元人民幣。

儘管中美貿易戰在年底暫緩升級,改善市場氣氛,但展望匯價持續弱勢,外資行普遍仍預期人民幣將於一九年首季,跌穿內地力守的「七算」關口,其中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料首季末見7.1,渣打及大華銀行均預期會跌至7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