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摩擦的戰線,已由貿易戰延伸至金融戰和科技戰,雖然雙方正就貿易問題展開談判,但全面達成協議的機會並不樂觀,且幾可肯定難以在短期內實現條款要求。期間的變數,將繼續困擾中國經濟,衍生出人民幣「保七」和經濟增長「保六」等一系列的非常「任務」!
人民幣貶值與否,說到底還是取決於實體經濟的表現。第三季以來,內地經濟增長開始放緩,進出口均現疲態,反映不僅出口受到貿易戰的衝擊,就連內部需求都在放緩,這對中國經濟而言,是一個當頭棒喝的警號。
近日內地官方召開會議檢視明年經濟工作,再次強調要做好六穩(就業、金融、外貿、外資、投資、預期),以提振市場信心。盛傳年底前官方還會宣布一系列積極的財政政策,包括每年逾萬億元的減稅措施,並會着力擴大對外開放市場等,務求全力穩經濟。
無可否認,減稅能有助刺激居民消費,減少企業支出和改善資產估值,短期可以起到支持經濟的作用。不過,凡事總有代價,大刀闊斧的減稅措施,意味政府將少收可觀的稅款,對政府財政造成重大影響。
事實上,對比其他主要經濟體,中國的稅率確實還是偏高,絕對有下調的空間,可這是要循序漸進的。如今,中國為應對貿易戰的衝擊,卻要一步到位,變相是鋌而走險的一步。
中國經濟改革一向由政府主導,行動具高執行力,政策具長遠可持續性,才能造就今日改革開放四十年的成績。當中的大前提,乃由決策高效的政府集合社會資源,藉充裕的財政實力來支持改革。可是,近十年量寬下低息環境造成資產泡沫、財富分布不勻,再加上人口老化、社保回報率低、醫療改革緩慢,均令財政壓力沉重。
當前內地經濟結構問題依然嚴峻,如何確保企業受惠於減稅,又能在經濟結構性改革下建立可持續發展的能力,以保障政府長遠的稅收來源?政府既擔當各戰略產業改革的主導角色,長遠財政倘入不敷支,將無可避免拖慢發展動力,這會否造成更大的隱患?
顯見,政府決定以財策手段來應對當前經濟滑坡危機,必須全力推動切合中國經濟模式的各項結構性改革,制訂有利於企業和產業可持續發展的中長線策略,確保政府有穩定而足夠的稅收來源支持長遠發展,否則只流於開國庫賑災式的「放水」救急,只會重複類似當年「四萬億」救市措施的失誤,後患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