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傳中國本周起舉行中央經濟會議,明年的經濟增長目標再成焦點。市場普遍認為內地將不惜從財政及貨幣政策雙管齊下,包括減稅5.6萬億元人民幣,同時「放水」3.2萬億元人民幣,力保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在6%以上。
有分析指出,內地經濟在一七年增長6.9%,今年維持6.8%左右,但如果明年急跌至6%以下,增長「缺口」近一個百分點。屆時基於6%以上增長所制訂的經濟及發展政策,均要作出大幅度調整,甚至腰斬。
市場預期,內地勢透過減稅及再度放寬貨幣政策,雙管齊下「保六」。內地有官方機構研究指,中國在一七年稅務負擔比率(即繳稅佔國民或企業收入比例)高達36.2%,遠高於發達國家平均低於三成的水平,而且稅收有85%來自企業。
若中國在一九年起減稅,用未來三年時間將稅務負擔比率降至30%,三年共要減稅5.6萬億元人民幣。
西班牙對外銀行(BBVA)報告指出,內地一六年實施去槓桿政策,未來政策將會轉向保增長為先,尤其以財政政策為主,以盡量在刺激經濟增長及控制債務上取得平衡。而且要盡快解決中美貿易糾紛,因為在各種經濟活動中,透過出口刺激增長,其信貸增長需求規模最小。
大新銀行(02356)經濟師溫嘉煒表示,中國未來幾個月經濟增長或會繼續溫和放緩,對於明年中國經濟全年增長會否跌穿6%,仍要視乎經濟增長放緩程度及貿易談判發展。
他指出,若經濟表現未如理想,內地仍有政策空間支持經濟,例如增加政府開支、減稅、定向降準等多項政策,亦會加大推動支持民企及小微企業的貸款。惟若人民銀行提出減息,將會加劇人民幣貶值壓力,人行為維持人民幣不跌穿7算,引發資本外流,故短期內減息機會較低。
三菱UFJ銀行環球市場研究東亞區副總裁黃詠詩預料,人行明年將降準四次,每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一個百分點,意味明年或向市場淨投放3.2萬億元中長期資金,以推動經濟增長。
荷蘭國際集團(ING)銀行大中華經濟師彭藹嬈相信,人行即使再度放寬貨幣政策,增加市場資金流動性,亦難以確保資金將會流入實體經濟。相反,內地將會更積極推動財政政策,例如要求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而每項債均會指明支持某種實體經濟活動,亦可以就個人、企業及出口進一步加大減稅規模,加速內地整體經濟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