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不繼升級,科技戰進一步激化兩國矛盾。下周美國財政部報告一旦將中國列為「貨幣操縱國」,這場科貿爭端將全面演化成金融戰,劍指人民幣國際化,威脅中國經濟和金融穩定,全面打擊中國!
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和科技戰,最終目的是要藉着阻撓中國經濟改革,從而推倒人民幣國際化。事實上,自○八年金融海嘯以來,西方國家的經濟從危機中復原需時,而此期間人民幣國際化提速前進,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納入特別提款權(SDR)貨幣籃子,發展叫人意外。可隨着西方國家經濟復甦,人民幣國際化頓成打擊對象。
無可否認,中國經濟規模全球第二,內部需求強勁,要打擊人民幣國際化,非要從經濟結構性問題着手不可。今年以來,美國一方面在內部推出大型稅務改革及基建計劃,催谷經濟復甦,營造支持強美元及強美股的榮景,吸引環球資金湧入,引發新興市場貨幣貶值走資潮,衝擊投資信心,令人心虛怯;另方面,美國對中國發動貿易制裁,並瞄準中國龍頭科企在美發展作出連番攻擊,務求重創中國出口,拖垮中國製造產業升級改造(中國製造2025)。
接下來的戲肉,是美國勢將中國列入「貨幣操縱國」,一旦成真,則中國商品可能被徵收更高的關稅,不利外商來華投資,而中國企業的境外發展亦會受重挫。更令人擔心的是,人民幣匯率波動,將加大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結合美國利息及債息上升,中國債務危機惡化,房地產泡沫爆破,資本市場崩盤,最終引發金融系統性危機,屆時人民幣國際化不但難以繼續前進,更可能要打倒褪。
當然,今時今日的中國亦非省油的燈,但應對之策有所局限,事關在中美兩國貿易額不對等之下,中國能以加徵關稅還擊的空間有限。雖然中國是美國海外最大債主,但大舉拋售美債只是損敵累己,外儲亦難找到其他可依託的出路,故為求本國貨幣及金融穩定,此絕非可用的「核武器」。既沒把握,就沒必要晒冷!
說到底,美國發起貿易和金融制裁,經濟也要付出代價,股匯債市場動盪,最終將會暴露美國經濟結構問題,一定程度影響美元作為國際貨幣和國際支付貨幣的作用,變相成為推動國際儲備貨幣多元化的動力。
人民幣在國際化的過程中,難以完全無風無浪,節奏卻可有快有慢。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既來之則安之,市場在大幅動盪過後,自會尋找到合適的平衡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