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沖國度:強弱互易市況 應對考功夫

如果只尋求中庸之道,投資者大可買ETFs,所以作為主動型基金經理,必然會想盡辦法去爭取高回報,而將組合傾斜是最正路的方法。以自己為例,一向都是側重於科網及品牌股,多年以來能夠交到功課,板塊選擇正確這一點,絕對是最重要。

即使多年來證明市場的確以價值創造為本,但這種操作方法的死門,是久不久來一次強弱互易,水向低流。處於高位的強勢股成為套現拋售對象,資金轉向投入弱勢市場或者板塊。剛剛周三晚便有類似現象,科網股回,金融股及新興市場則上升。

要應對其實不易,妄想跟住市場轉來轉去只會是死路一條。自己的做法是將組合其中一部分作為核心長線持有,另一部分則比較平衡,分散在較多板塊,甚至跟市況掉轉做。以今次為例,早前趁低買入一些被亞馬遜拖低的連鎖藥房股,博市場過度驚恐,等到追捧舊經濟股時有較佳反彈力度。

捧美國舊經濟股

當然科網股及品牌股仍是重心,但至少相比幾年前,每次強弱互易就被市場指數放到甩晒的情況好得多,其實最簡單是從道指成分股中推敲,作為舊經濟板塊的代表,加入組合內。至於港股及其他新興市場,有機會被上升的美國債息拖垮,未必一定參與強弱互易,操作上還是主力用美國舊經濟股比較好。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本欄每周逢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