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公布七月份經濟數據,無論是固定投資、工業、基建或消費零售的表現均遜預期,顯示下半年經濟下行壓力增加。雖然官方已表明要調節貨幣及財策力度,全力穩經濟,惟在內憂外患之下,只怕今年底年關難過,明年展望更差。當前「雞犬不寧」之年貫穿,投資者應及早做好抗逆準備,備糧過冬!
美國向5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25%關稅,其中首批340億美元清單已於七月六日實施,第二批160億美元的清單亦將於八月廿三日生效。在這前提下,外界注視內地七月份經濟數據表現,以評估中美貿易戰開打對內地經濟的傷害程度。
結果數據顯示,七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按年增6%,遜市場預期的6.3%;發電量按年增5.7%,增速按月回落1個百分點;社會消費品零售按年增8.8%,亦遜預期的9.1%。此外,首七個月固定投資按年增長5.5%,遠差預期的6%。一幅涉及經濟各層面的放緩全貌圖展現在眼前,怎不令人擔憂?
雖然中國暫時總體經濟情況仍算平穩,惟貿易戰的影響才剛開始,確立了下半年經濟持續下行的方向,且美國最快或於九月開始向額外2,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徵收25%關稅,中國明年出口訂單實難樂觀。在企業重估資本開支計劃下,只怕新年前後,會有企業倒閉或裁員潮出現,進一步打擊市場氣氛。
另方面,七月以來人民幣匯率在美元上升周期之下不斷貶值。雖然官方多番強調不會以匯率貶值作為反制手段,惟若美元指數持續強勢,人民幣相對走弱也是必然,確是有助內地出口競爭力,但卻令高外債的企業水深火熱,資金外流壓力增加,隱患更深。
從中央政策強調要聚焦「六穩」,即是「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其實也可推斷當局已預視了這六方面的隱患,需要透過加大改革開放及政策力度來重點應對。國策鼓勵銀行適度增加放貸,支援中小企,故七月份內銀放貸呈現提速,新增貸款達到1.45萬億元人民幣,超過市場預期。
每當經濟遇上危機,中國都以擴張信貸來充撐場面,可資金未有落到實體經濟的話,只會種下金融危機的種子,皆因此舉變相增加銀行信貸資產質素下降的風險,加深債務危機等問題。要避免中國總債務佔GDP的比例續升至爆煲收場,當局必須管控好信貸投放的力度和效益,着力去蕪存菁,否則努力只會變得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