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業績再加供股,不同股份壞消息大合奏,草木皆兵人心惶惶,理應是入市時機。試想買港股要預咗斬,還要是預咗一覺醒來隨時裂口低開兩成以上,仍然有興趣入場的戰友,當然有過人的意志。
不過,自己實在頹到一個點,還是繼續減持港股轉投外圍。主因是有自知之明,明知升幾個巴仙就沽,根本無可能贏大錢,近期又不是順風順水,自然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當蘋果公司(AAPL)突破一萬億美元市值,手機設備股反而上演股災,說明了價值鏈的重要,掌握品牌力才真正實在。經此一役,以後工業製造基本上都可以打入冷宮,很難預期這個商業模式可以有另一個神話再現。市場認知有變令潛力大打折扣後,便不值得投入太多心力。
所以港股估值低迷根本十分正常,沒有幾多家公司有能力打世界波發圍。港股的處境和港產片相似,要像《逆流大叔》有個好故事,還要低成本,才有機會贏錢,即使如此,利潤亦是有限數,和迪士尼那種定期有大片豐收,當然是不同級數。
明白價值鏈位置的分別,就知道沒有北水南下相助的話,港股難以突圍。投資不應該有感情分,本地偏向只會落得捨易取難,還是繼續向世界出發。近兩日港股的連環自爆,可以說是最後的通報。
豐盛金融資產管理董事 黃國英(作者為註冊持牌人士,基金持有蘋果公司及迪士尼)(本欄每周逢一、三、五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