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經濟強勁,聯儲局已表態未來加息不會手軟,再加上貿易戰升溫,全球資金為了避險,必定會向美元傾斜,引發新興市場的走資潮。債務高企且經濟改革處樽頸階段的中國,在經濟增長放緩、信貸收縮和利率上升等多項不利因素下,金融系統能否抵禦外來衝擊將備受考驗。
美國總統特朗普繼宣布對總值五百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徵關稅後,近日再威脅擬對額外兩千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徵稅,這可不是小數目。畢竟美國是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市場,此舉若成事實,勢必打擊中國出口。
去年,淨出口對中國經濟的貢獻率達百分之九,隨着中美貿易衝突再起,今年出口表現恐難以維持。再看消費支出及資本形成(即投資)貢獻率分別為五成八及三成二。從一五年A股大冧市可見,沒有足夠的經濟改革成果支持,勉強催谷資本市場以達致刺激經濟的做法行不通,反而隨時會令金融系統崩潰。至於消費方面,即使倡議放寬生育限制,希望製造新需求,但畢竟遠水難救近火!
過去十年,中國藉信貸擴張維持高速但低質的經濟發展,企業大舉借貸,外債高築。如今貨幣政策趨緊、美息及美元轉強,中國企業以舊債冚新債將日益困難。這些年天量的信貸不少流入房地產市場,造成嚴重的資產泡沫,但中央顧及銀行體系穩定,以及維持消費信心,對處理內房泡沫投鼠忌器,變相令債務問題不斷惡化。
近期新興市場貨幣急貶,雖然各有其因素,惟情況實非偶然。未來美國聯儲局有機會提速加息,資金或會加快撤離新興市場。本來,只要中國經濟穩定,可以撐住區內經濟半邊天,但冷不防美國矛頭又指向中國,經濟不穩定性增加,一旦區內資金鏈出問題,只怕中國亦難以招架。
中國坐擁逾三萬一千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但過去三年實際上已顯著減少七千億美元。國際清算銀行(BIS)數據顯示,中國的債務佔GDP的比率約為二點六倍,預計到二二年將攀升至三點二倍。一旦新興市場出亂子,中國的流動外匯存量能否應付償還外債所需,值得留意。
年初以來,中國多番強調首要防範金融風險,如今美國手握貿易戰和利率正常化兩張王牌,大概可以理解官方所急為何。中美貿易戰最終是和氣抑或反枱收場,難以估計。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中國一旦爆發「債災」,一場區域性甚至全球性的金融危機將難以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