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消費轉型升級 利引外資振經濟

內地擬於七月一日起降低日用消費品進口關稅,此舉有利推動消費升級轉型,達到刺激內需、吸引外資、振興經濟之效。不過,在加大力度開放市場的同時,必須持續推進簡政放權、嚴厲打貪打假、加強監管、完善法規,尤其是對知識產權的保障,才有望實現政策目標。

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並非首次下調進口商品關稅,對上一次是在去年十二月。今年以來,內地繼宣布將調低進口汽車關稅後,最近又宣布從七月起降低商品進口關稅,今次的特別之處,在於其降稅的產品範圍更廣,包括從未獲納入的家用電器和服裝鞋帽等。

隨着內地經濟持續發展,居民消費能力和生活水平日漸提升,對具質素的消費品需求與日俱增。每逢長假,內地人四處出外旅行購物,可謂「舉世聞名」,皆因內地消費者不缺錢,缺的是在本土未能以合理價值甚至買不到的消費品。如今進一步降低進口消費品關稅,有助配合內地居民消費升級的需要,吸引境外消費回流本土市場,並帶動就業、租務等需求。

其實,降低消費品進口關稅的舉措,不只在於刺激內需,更重要的是引入外來競爭,推動本土消費品企業汰弱留強,提升創新動力及經營效益,推動消費產業升級,亦有助促進經常項目收支平衡,優化貨幣政策,並加快市場化發展,提升整體經濟質量。畢竟如今環顧全球,中國最值錢的「家當」,就是十三億人口市場,且還在檢討取消生育限制。透過加大對外開放市場,吸引更多外資來華投資,加強本土與海外管理、技術和市場化營運等多方面的交流,實行借力打力!

當然,內地居民境外消費量大,除了境內與境外商品價格存在一定差距,內地多假貨、品質欠保障是一大難題;而產權未能有效保障,外資沒有足夠信心來華投資也是問題。倘要真正起到降低進口商品關稅的正面效用,當局必須同時加強打貪打假、建立市場監管體制、培訓監管人員、並加強對保護外商權益和知識產權,維護市場公開公平公正,才能達致政策目標的效果。

另一方面,無論是開放金融抑或消費產業,須明白內地市場有別於西方發展成熟的市場,內地經濟本質仍離不開計劃經濟的框架,與市場體制進一步融合的同時,亦必須有效監測市場訊息,確保有宏觀經濟預警的能力,能及時作出適當的調控,避免市場化走歪路演變成失控,重蹈一放就亂的覆轍!